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渭水之滨筑彩虹 ——陕建机施集团奋战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侧记

陕西日报 2017-05-11 07:1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高攀飞 记者 海花

  渭水之滨,咸阳高新区,一座全国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厂房即将落成。

  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建设者,从酷暑到严寒,始终坚守在工地,两破行业施工纪录:52天“压”桩1.6万根,90天完成3倍于“鸟巢”钢结构工程,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彩虹速度”。

  烈日下迎接“烤”验

  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是省重点工程,陕建机施集团率先承担桩基施工任务。

  烈日之下,现场18万平方米施工面没有一处可以遮阴的地方。“衣服都被汗水泡透了。”施工员曹勇超说。烈日下机械设备被晒得烫手,曹勇超和他的同事都被晒成了“黑脸包公”。

  为了不影响谈恋爱,陕北小伙冯生智每天一大早都要涂上一层厚厚的防晒霜保持“颜值”,由于赶工期,他的婚期一拖再拖。就这样,他们顶着高温艰苦作战,没有一人掉队。最终提前28天完工,工期提前了三分之一。

  小青年大智慧

  首战告捷,后面施工更为艰巨。

  该工程主体用钢量逾13.5万吨,是“鸟巢”的3倍。从深化设计到施工组织,毫无先例可循。项目总工卜延渭带着80名技术人员耗时一个半月才完成图纸深化设计。

  为满足钢柱安装的特殊设计,卜延渭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反复论证、试验,对该集团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再度开发升级,解决了超长超重构件吊装测控难题,使安装精确到了毫米级。

  在BIM工作站,“80后”杨石彬和7名“90后”利用“互联网+BIM”技术开启了工地“智能模式”,在大数据支撑下保障了施工安全有序运行。他们的BIM技术应用成果也斩获了各项国家级、省级BIM技术应用大赛奖。

  两百个“拼命三郎”

  超级规模给管理带来极限挑战。工期紧,任务重,为早日完工,很多人有家不回。

  项目经理弓国涛一头扎进工作,无暇照顾怀孕的妻子。副经理范永辉没休过一天假,视频通话是他跟家人唯一的联系方式。

  在他俩的感染下,现场200多名管理人员铆足干劲往前冲,个个成了“拼命三郎”,单日安装量突破1680吨。党伟是陕建机施集团优秀项目经理,从钢结构金奖到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从国家QC成果到发明专利,他干过的项目屡获殊荣。现场十几万构件的加工运输全由这名“老将”负责,每个构件动辄数十吨,运输总车次达6000次。

  每天上百车构件都在他和同事努力下分往各个工区。长期风吹日晒,材料员王豆的脸被风刮得脱皮,晚上说梦话都喊着“赶紧卸料”。

  去年党伟入选建筑业第二十一届“贡献杯”十佳青年,作为陕西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却因太忙而没能出席表彰会。

   工地上过生日

  工程部部长张勇勇工作8年来专啃“硬骨头”。这次由他负责工地对外协调,一天最多200多个电话,半夜还得起来拿着手电筒逐个检查钢柱是否“灌浆”,现场每根柱子都留有他做的标记。

  项目部“勤奋榜”上他总是排名第一,别人搞不定的难题只要他一出面立马解决。2017年大年三十,张勇勇在工地上度过了自己30岁生日,在心里许下的生日愿望竟然是希望工程早日顺利完工!

  如今眼看着宏伟的厂房拔地而起,张勇勇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

新闻推荐

全市打击侵权假冒规范市场秩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5月8日,全市打击侵权假冒规范市场秩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打击假冒侵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三项攻坚战”视频会议精神,专题部署咸阳市打击假冒侵权、规范市场...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