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感受的书香
■黄东晖
说起我们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可能是比较幸运的一代了。从小家里基本都有兄弟姊妹,不缺少玩耍的伙伴;上学时国家开始兴师重教,有了受更多教育的机会;玩的玩具可能没那么高级,但多为亲手所制,充满了游戏的乐趣。尤其是当年父辈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积极“抢时间、搞建设”时,我们这些“散养”的孩子,有了更宽广的自由生长的空间。
那时,一到暑假,街坊里就成了我们的天地,小孩子常常每人脖子上挂一把钥匙,东家跑西家逛,自己开始当家做主了。我曾跟着哥哥去很远的小河沟里捞过鱼虫,也去小树林抓过知了,玩沙包、踢毽子、跳绳这类就更不用说了,当然,除了这些开心的疯玩,还有不少和书有关的回忆。
记得当年家里有一个木箱子,专门给我和哥哥放“小人书”,我俩常常把零用钱攒下来,有空就和同学约着去买书。因为手头钱不多,所以选起书来也是再三比较,然后几个人商量你买哪本我买哪本,这样回头可以方便交换了看。每每买到心仪的书后,我拿回家往往饭都顾不上吃,一定要先睹为快。如果周日的时候爸爸有空,他也会带我们去书店转转。当时有两本书我的印象比较深,一本是小黄鸭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团结友爱。还有一本是关于探秘宝藏的,讲在一个水怪守护的山洞里发现了钻石,记得我当年看了这本书后财迷心大发,常常“做梦”想着自己如何去山洞里挖钻石,前几年看电影《地心历险记》后,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我的哥哥最爱看《铁道游击队》,而且,往往看完后就把自己想象成武艺高超的游击队员,驰骋在飞奔的火车上……
除了买书借书外,我们也经常到外面的书摊上看书。在离家不远的万寿路公交车站牌附近就有一个老爷爷,他长期在那里摆摊。塑料布铺在地上,边角压了砖,布上面整齐地码放了好多小人书,周边放了几个小板凳,2分钱看一本,坐在那里,交上5分钱,可以优惠看到三本书。我当时认为这老爷爷一定很有钱,要不咋会有那么多的书呢。而且,凡是新出的小人书,他都会有,并且是全套的,我们可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后来,单位的职工俱乐部建好了,有电影院、图书馆和各种活动室,水磨石的地板看上去真是高级啊,这下我们可有了玩儿的地方。尤其是夏天的晚上,我们常常结伴去图书馆看书,那里不但有很多花花绿绿的杂志,最关键是还有吊扇,我们一边随心所欲地翻着书,一边吹着凉丝丝的风,感觉可爽了。
暑假里俱乐部会组织各类少年活动,有篮球小组、象棋小组,我当年参加了观影小组。每周三下午在活动室有专门的老师分析电影故事,听完后,不但每人可以发一根冰棍,而且还会发一张电影兑换劵,这周内就可以凭兑换劵在大礼堂免费看一场电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完电影写一篇观后感上交给老师,写得好的,还可以把作文贴到外面的橱窗里。一个暑假下来,我们观影小组写出了不少作品,辅导老师竟然在厂工会的支持下,把优秀作品油印并装订成了一本本“书”,发给小组的每一个人。我是抱着自己的“书”跑回家的,爸妈也没想到我们小小的年纪竟然“出书”了,于是,立马给我买了一根5分钱的奶油冰棍奖励我。冰棍很甜,我的心里更甜。
等到上初中后,暑假的课外活动就更多了。放假前会在学校大门处贴出兴趣课的安排表。我去听过音乐欣赏课,跟着老师听《梁祝》中的“化蝶”。也参加各种竞赛,我和几个同学代表学校去市少年宫参加“西安乡土史地知识竞赛”,拿了第二名,回到学校,每人给奖励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熟悉了唐诗中的长安,记住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等一些描绘西安、描绘陕西的诗词。
再长大一些后,开始有了琼瑶的爱情小说,开始有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可那时学业渐紧,家人反而不鼓励我们看这些“无用”的课外书了,他们希望我们紧紧围绕老师的教学大纲,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于是,我只好在这个“冲关”的时刻,一边使劲学习,不让自己落后,一边怀着无比内疚的心情,趁大人们睡了,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琼瑶的风花雪月,看三毛的沙漠风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计划)4月7日,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一行来咸,调研创新驱动示范市工作情况。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党广录,副市长张小平一同调研。宋军一行先后来到...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