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加快实现中医药强省目标系列报道之四中医学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师传、家传、自学等传承模式,其中师传是最主要的传承方法。但师徒传承模式正逐渐消亡,传统

陕西日报 2017-04-10 10:0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国星 刘汇

   2016年10月22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举行的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思想传承研讨会上,张卫华正式拜师,成为郭诚杰的首位徒弟。其实,张卫华早在30年前就跟随郭诚杰学习中医了。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参考的是西医的高等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学科体系等方面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年过90的国医大师李今庸曾感叹: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

不久前公布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直言中医药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开出药方: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强化师承教育。

   把师承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地骨皮2克,青蒿10克……”这是国医大师张学文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馆的诊室里开出的一个药方。尽管有了现代化的打印设备,他还是坚持为患者手写药方。处方上钢笔书写的字迹,清晰依然。每当问诊,总有他学生在侧,张学文总告诫学生们“勤学医源,广采新知。”工作人员段莜妍说,言传身教不仅是他50多年的治学之本,更是他对每位学生的要求。

《曲礼》曰:“医不三代,不服其药。”作为中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师徒传承的价值不可轻视,对其传承的中医药精粹也理应有强大自信。作为全国中医药重镇的陕西,早已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实践。

“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育了8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陕西中医药领域90%的人才毕业于我校。有的已成为国医大师,有的成为首席科学家,有的成为企业家。从基层到三甲医院,到处都有我校毕业生的身影,他们已成为陕西人民健康的守护神。”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瑞辉自豪地谈起陕西的中医药人才培养。

24岁的娜塔莎来自哈萨克斯坦,是一名针灸推拿专业大三的学生。在校医院见习时,她与同学一起聆听系主任李永峰教授对火罐与艾灸的临床指导。

“不仅能坐在课堂里,我还能到病人身边去实践燃火多大、火在灌中停留时间、火罐的推走、艾灸火头与皮肤间的隔纸厚度、用火的程度等等。”娜塔莎来中国5年,中文已经很流利。她说在老师示范后,同学们就会互相在身上拔火罐、艾灸。

“病人更信任老中医,年轻中医就缺少临床实践的机会,经验不足信任度就低。”师从郭诚杰的张卫华也带出了自己的徒弟高琳娟,正在咸阳中医院见习的她很有感触,“有师傅指导,就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临床经验也会慢慢积累起来。师傅的提点,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

王瑞辉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充分发挥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采取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模式,将师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中医本科生‘双阶导师制\’,也就是说,学生在校前三年配备理论导师,后两年配备临床导师,进行理论与临床的双重指导。”

   引入“人”“财”活水以国际化视野破冰

“中医药人才培养一定是精英教育。”王瑞辉不断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尤其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省上要大力支持,学校要积极谋划建设好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不能受制于我们的‘自循环\’体系,应该用国际化视野培养中医药人才。”

前不久,34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被招录到陕西中医药大学。由于这些学生汉语水平较低,他们的第一堂课完全没有听懂。学校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紧急调配老师,全部配备有博士学历和海外经历的老师进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学生非常满意。

“目前,我们的教师对外交流是不太够的,有经费不足的原因,也有意识不到位的原因。”王瑞辉坦言,“2015年,教育部部属院校的医学专业本科生生均拨款远高于非医学专业。但是,陕西的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的生均拨款却是等同的,目前是1.2万元。”

专家表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具有周期长、分阶段细、连续性强等特点。国际经验表明,培养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临床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等很多环节。其中,毕业后教育特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所以,医学教育应当给予更加重视的区别对待,尤其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教育。

目前,陕西省还没有一个中医药领域的国际教育学院。“要让‘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了解到中医药的任务已经落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肩上。然而,学校现在的硬件条件承载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还有一定差距。建议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建设专门的国际教育学院,以吸纳和培养国际化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传播中医文化。”王瑞辉说。

 探索中医药学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多年前,外面下着大雨,我跟几个同学在宿舍睡得正香,郭诚杰老师就开始敲门,我们没人吭声,继续睡。”张卫华回忆起当年师傅培养他们的良苦用心。“40分钟过去了,我们以为他走了,没想到一打开门,他杵着一把雨伞站在门口等我们。”

这种“援道入医,亦医亦道”的治学精神就是中医药人才培养传承的“基因”。从孙思邈、李时珍等医药大家到如今的国医大师、基层中医医生,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新型中医药人才。

“一旦中医的基因消失了,再想找回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位老中医坦言,目前中医药的弱势、一些传统技法的消失不光是“钱”的问题,而等将来掌握这部分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人没了,尤其是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没了,再拿多少钱也是“买”不回来的。

至今,中医药院校教育走过了60多个春秋,然而少有“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等名医大家再世。划时代中医巨擘的缺失,使人们开始用疑虑的眼光审视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陕西中医药高等院校,它不得不思考并探索着中医药教育的未来。

2009年,以培养医德医术双一流人才为出发点,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获批陕西省“思邈计划”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并于2010年招收第一批实验班学生。

据了解,该实验班创建了“一个中心、两个阶段、三个模块、四项保障”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加强了实习实训实践的环节,将实习实训从原有的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课程设置由“7+1”改革为“6+2”,并且增加了师承教育环节,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中药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

王瑞辉介绍道:“我们的针灸推拿学院创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和国际交流班,以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和医院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传承与创新并重,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提高中医针灸理论水平、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为创新点,培养出了‘基础厚、临床专、外语精、能力强、素质高\’的精英式针灸推拿人才。”

新闻推荐

市创文办回访市容环境卫生 部分区域整治不彻底

本报讯(记者宋超)3月30日、4月6日,本报分别报道了咸阳湖南岸堤顶路、李斯路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有所反弹。4月7日,市创文办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回访。在堤顶路与郑国路交会处的绿化...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