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碗油泼扯面 宋红军

咸阳日报 2016-09-13 00:00 大字

我习惯了每天中午吃一碗油泼扯面,不然总觉得这一天好像没有吃饭。

提起油泼扯面,我就会想到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镜头:本山大叔捧着一个华丽的斗大海碗,独自蹲在风口吃着热腾腾的面条,我肚子里的馋虫就彻底被勾了出来。

做油泼扯面,先将面粉用温水均匀搅拌,和成软软的面团,加盖,醒一会儿。这才反复揉面,一定要把面揉得又匀又筋。把揉好的面拽成小块,搓成指头粗细的长条,抹上清油,在一个大盘子里一根一根整整齐齐地码放好,最后蒙张塑料纸。吃几根就从盘子里取出来,拿擀面杖稍微擀平,然后一边用手扯,一边在案板上嘭嘭嘭摔打,扯出来的面条厚薄均匀,比裤带还宽,干净利索地扔到锅里煮,锅里沸腾不已。煮了三沸,面就淋着亮晶晶的水色,又筋又滑地蹦跳着出锅了。水汽腾腾,雪白晶莹的面条盛了满满一大碗,撒上葱花、辣椒面,放上诸般调料,用滚烫的热油一泼,顿时满屋飘香,一碗有声有色的油泼扯面就做成了,再用筷子一挑,还没吃,口水早都流了出来。那滚油激出的“刺啦”声,从古到今,有多少关中男儿走到很远的地方,思乡的梦里都少不了这一声。

油泼扯面吃起来特带劲,面厚处有嚼劲,面薄处有滋味。呼噜呼噜一大碗,吃饱吃胀,饱嗝一打,浑身上下都是力气,加之不容易消化,大半天也不会觉得饿。在渭北诸县以至咸阳市,雄赳赳地占据着男人们大老碗的美食就是油泼扯面。

老婆不在家的时候,我一个人吃饭,就常常去小区附近的面馆。店面不大,都不装饰,里边摆五六张桌子,门口支了案板和大黑锅,炉火旺旺的,热气白花花的像生了云雾。进门的时候扯面就下锅了,我只要说是大碗还是小碗,然后找个位子坐定,不出三分钟,一碗油泼扯面就放在了面前,红灿灿,香喷喷,说不出的美丽诱人。剥几瓣蒜,顾自吃得一声价儿响,吃毕了,喝碗面汤,滋润痛快。

面馆总是很挤,因为太小了。好在当街,好在味道确实不错,大都是回头客,众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吃面的,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能让就让,能挤就挤,实在不行了,就蹲在街边上吃。不就是吃碗面嘛,大家将就点,很少有人因此生什么嫌弃。掌柜的正忙着招呼食客,招揽生意,一个伙计熟练地扯面下面,一个伙计麻利地调味泼油,掌柜的婆娘忙着收钱,拾掇碗筷。虽则是六块钱七块钱的,但毕竟是财源滚滚。掌柜的和他婆娘,眉眼里都笑开了花,那心情,热烘烘的,日子过得有盼头。

不管我啥时候去,面馆里总是坐满了人,但食客再多,掌柜的面汤依然是不紧不慢地给我倒上添满。要说,光喝这一碗下面的汤,也是让我咂舌叫好的,滚开的水,回过千遍的面,浓烈甘甜的麦芽糖味中又透着新鲜青菜的香。

当然最主要的是端上来的那一碗喷香的油泼扯面了,吃着这样的面,我才体会到人家说的吃面像“李瞎子攻城”那种气势和场面。一个夏天,我去餐馆吃午饭的时候,看见了几个精壮汉子,赤裸着肌肉发达的臂膊,也都不说话,一人一个大海碗,圪蹴在街面上吃。吃得个个满头大汗,吸吸溜溜,响声大作,这才叫一个过瘾。

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几位汉子,地道的渭北汉子,他们或许是附近的农民工,竟然把一碗油泼扯面吃得如此酣畅。

油泼扯面,滋养了这样粗糙但有力量的汉子,只要看一看他们壮实的胸肌胳膊,粗大的手,一头浓密杂乱的短发,黑红的皮肤,我就会想到这样一句民间谚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且,水土养人,永远都会用这样的方式养育这样的汉子。

一晃在城里混了十几年,也到酒楼饭店七碟子八碗奢侈过,但吃啥都不抵一碗油泼扯面。一碗油泼扯面能够给予我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我深信不疑。(B)(10)

新闻推荐

学在实处 做在前列 市农机中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显著

本报讯(记者郑苗裔)今年全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市农机管理中心注重在“真学”上下功夫,在“铸魂”上求创新,在“发展”上见成效,靠良好的党员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浓郁的人文环境,推动农机...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