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电信光缆抢修员的酸甜苦辣

咸阳日报 2015-05-12 22:51 大字

迎着晚霞,一名抢修人员爬上电杆排查故障,构成一幅美景。

本报记者 吕聪 马沅聪 文/图

故障报警是“冲锋号”,不容怠慢。5月5日晚,预警平台发出指令:秦汉新城正阳特大桥施工现场某处网络信号被破坏中断。咸阳电信接入维护中心抢修员路林和三名同事火速赶往现场。经过4个小时排查抢修和连续作业,晚上9时许,数百通信用户的网络恢复畅通。这时,光缆抢修员们终于长舒一口气。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他们本不是夜班族,却要经常上夜班。遇重大通信故障,工作整个通宵。

对于光缆抢修员来说,没有假日是常态,挑灯夜战是常态。这些“夜行侠”们用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坚守、奉献,捍卫着城市通信的“生命线”。

本期《都市夜未眠》,让我们走进光缆抢修队伍,倾听他们酸甜苦辣的故事。

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只为一方网络畅通

路林38岁,1996年入职电信行业,是接入维护中心的一名普通光缆抢修员,负责辖区8000公里光缆线路、3000台光接入设备的维护和抢修工作。

刚参加工作时,路林是一名司机,每天载着抢修人员辗转于各个故障地点。因为他勤奋刻苦、喜爱钻研,就试着做学徒,几年间,成长为同岗位技术能手。所有网络故障的技术性难题都难不倒他。眼下,除了线路抢修、日常巡检、新户入网的本职工作外,路林还担负着新入列的光缆抢修员的培训及全区网络技术支撑。

实际上,“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的光环背后,路林的付出更多。其妻子在兰州工作,婚后12年间,他们一直两地分居。为支持妻子工作,路林又主动提出孩子由他来带。既当爹又当妈,要照顾孩子同时,还得干好本职工作。

每天,早6时30分,他准时起床,先给孩子做早饭,然后送孩子上学。7时40分,赶到单位,开过晨会,一天的奔波正式开始。哪里有网络故障,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就有他爬高上低、大汗淋漓的忙碌。在去往故障地点沿途,路林还要对重点光缆线路的节点进行管护、巡查。

“用户是上帝,我就是给上帝服务的。”路林开玩笑说。谈起家庭,他始终觉得愧对妻子,更愧对孩子。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中午经常在外加班,没时间顾孩子,就把孩子安排在“小饭桌”吃饭、学习。他和孩子常开玩笑,“泡面都是拿手菜了”,说这话的时候,他心里其实特愧疚,每天下班很晚,孩子经常独自在家,都不知年幼的孩子是怎么熬过那些个孤单、寂寞的夜晚。回到家,孩子已经入睡,父子间连交流的时间都很少。

路林说,他热爱这份工作,虽然,他不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但是,他始终觉得自己的岗位虽小却事关重大。每有网络恢复畅通,客户投来赞许的眼神,他都很欣慰。

全市100余名光缆抢修员扎根基层捍卫通信“生命线”

记者获悉,目前,咸阳地区共有基层光缆抢修员100余名。他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甘做一颗服务网络、抢修保畅的“螺丝钉”,在不同的县区、不同的镇跋山涉水、辗转奔波,保障了数十万电信用户的网络通信畅通。

光缆抢修员实行7×24小时工作责任制,这意味着,在正常的8小时工作制之外,他们要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待命,只要接到故障报警,就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投入抢修保畅工作。在他们的脑海里,时间不是概念,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客户多等一秒钟”。为了这份承诺,为了这份执着,光缆抢修员在咸阳的村村镇镇、角角落落洒下辛勤的汗水,留下实干的脚步。

理解并支持光缆抢修员请减少人为破坏光缆行为

采访中,记者得到一份数据:每年,咸阳电信仅用于光缆抢修的经费就占去总支出预算经费的92%。换言之,我们缴纳的网费、通信费中有相当的用途是用于光缆抢修,而只有很少是用于日常管理和维护。

更惊人事实是,造成光缆故障的主因还是人为破坏。这些人为、外力因素包括重型车辆挂断光缆、拽倒电杆、不法分子盗窃线缆及野蛮施工等。因为群众保护、爱惜光缆设施的意识不强,破坏的随意性大,导致广大用户正常上网、通信出现故障,致使社会资源、财富的极大浪费。当然,正是因为大量的人为破坏,加大了光缆抢修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在此,记者呼吁广大市民、各地群众自觉爱惜光缆设施,理解并支持光缆抢修员的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全光网城市、更快更好的网络通信环境做出贡献。(B)(12)

新闻推荐

秦都各社区志愿者自发组织捡垃圾

本报讯(苏艳利)近日,在全市“垃圾不落地咸阳更美丽”市民文明行为提升工程正式启动系列活动中,秦都区2000余人走上街头,通过志愿签名、捡拾垃圾、环境卫生保洁等活动扮靓环境,与此形成呼应的是,该区各社...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