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古老的历史 悠远的文化

咸阳日报 2015-01-08 23:00 大字

面塑艺术

本报记者 赵鹏

面塑在咸阳地区又称为花馍艺术,它是关中地区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瑰宝,在农村流传至今有千年之余,除了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据史料记载,关中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关中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这里的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

“面塑”最初形成一门艺术就是来源于民间塑出各种形状及花纹的“馍”(馒头)。相传关中地区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他喜庆节日,人们用面加彩捏成各种小型的人物与动(植)物,蒸熟后互相馈赠亲朋好友。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在关中地区的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面塑的高手。那时候,只要走进乡下农户家中,常常会看到几个妇女围在一起忙碌着,手中操持着刀、剪、筷、梳等工具,将已发酵揉匀的面团,经过搓、捏、切、压、剪等工序之后,只只神态各异的“活物”便出现在面前。待上笼蒸熟后,再经过点睛、画羽、着色,仿佛真的活了一般,这些农妇们捏啥像啥,虎就是虎,猫就是猫,且要求做的各有神气。自古以来,咸阳的面塑艺术和关中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咸阳民间四时八节走亲访友,婚嫁迎娶表示祝贺,生儿育女以志贺喜,丧葬致哀都离不开面塑。人们将他们的情谊浓缩于小小的花馍之中,这些作品不仅充实了年节气氛,而且增加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如今,面塑艺术以它绝美的身姿备受世人青睐,这正是因为它所注入的时代文化的积淀,使得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细细品味,这些形色各异的面塑,似乎可以感受到我们祖祖辈辈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它传达着一种浓郁温馨的人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面塑艺术作为文化长河中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具有生动形象、豪放的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风格外,它更是一种民间瑰宝的传承,一种久而不衰的地域文化,我们的祖辈们一代代地将炎黄血脉凝结其中,世代相传,直至今天。(B)(12)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听取市委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筹备贯彻八项规定情况讨论完善创新投融资体制壮大市场主体科技创新等三个文件姜锋主持会议

本报讯(记者蒋增科樊琼)1月7日下午,市委书记姜锋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听取市委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筹备、全市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汇报,研究《咸阳市市级部门“创优争先”考核办法》、《关于...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