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驻 共建 共享——秦都建设和谐社区探析

咸阳日报 2014-12-01 23:03 大字

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最大方便

本报记者 孟利明

社区,是目前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形态,更是社会民生的集中反映,其日益成为利益关系的交会点、社会矛盾的聚集点、社会功能的发力点、各级执政的支撑点。而建设和谐社区,是目前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命题。秦都区近年来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工程,立足区情实际,科学规划布局,大胆实践,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秦都特色的社区建设之路,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力加快“五个秦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0月31日,民政部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进行表彰,咸阳市秦都区榜上有名,并一举斩获三项国家级荣誉。其中,秦都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荣誉称号,这是咸阳市唯一进入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的县区,同时,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被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陈杨寨街道办事处金泰社区被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荣誉的背后,必有先人一步的创举。

“社区都是些小事、杂事、麻烦事,真正老百姓的事。”很多人眼里,只有在社区,才能看到普通群众最本真、最直接的生活和诉求,这里是“社会万花筒”。

秦都能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中崭露头角,有着更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

和谐社区重在融合

作为咸阳的主城区,秦都有着全市最多的社区,其管理、服务的对象之

多、范围之广、社情之复杂,是摆在秦都的社会命题。

那么如何来协调处理这个社会共同体的诸多关系,成为关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

“政府来搭台,群众来唱戏,我们秦都追求以人为本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其目的就是真正让群众做社区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和享受者,这

样才能激发出社区在社会功能的核心作用。所以我们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秦都区民政局局长刘任说。

事实上,近年来,秦都无论率先推行社区工作一站式服务、兴办全市第一家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还是兴办社区居民学校、社区老年聊吧、社区居民说事点、社区网格化管理……这些形成互动式社会功能的发挥,充分展现出社区的容量,让居民有了归属感。

冯宝娟很忙,也更加自信,自从担任秦都区陈杨街道办金泰社区主任以来,她不仅仅喜欢上社区的老老少少,而且还与他们互通有无,成了真正的朋友。“谁家有个事一吱声,社区就能帮上忙,让大家充分感觉到有社区的主心骨,啥事都放心。”

缘何金泰社区能与居民们血浓于水,冯宝娟自有法宝——融合。

有着多年社区经验的冯宝娟认

为,社区的融合在于社区与居民的融合、居民与环境的融合,居民与居民的融合。融合了才能最大化让居民参与社区的日常事务、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据了解,金泰社区仅今年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7场次,包括最美家庭评选,家风宣传、八好居民评选、摄影赛、社区教育课堂等文体活动,同时,

设立日间照料中心,解决空巢老人日间照料难题。设立玫瑰俱乐部,创建社区网络QQ群,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邻里和谐、提升社区居民素质。将小区划为国学文化区、敬老爱老文化区、健康安全教育文化区、廉政建设文化区四大板块,建成廉政文化园1个、国学与现代文化街2条、文化广场1个,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文化。

而如今,包括摄影、音乐等社区文体协会也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协调下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社区是我家,我爱这个家。”金泰社区居民对社区的那份朴素感情,融合在他们对社区各项事业的参与、热心,更融合在他们在社区所得到的欢乐和享受。

强化制度大胆探索

近年来,秦都对社区建设是不遗余力的,制度先行,探索突破,成为该区最大的亮点。

秦都区先后出台了《秦都区社区管理暂行办法》,《秦都社区建设五年规划》、《2013年社区建设工作意见》、《秦都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秦都区社区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社区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同时,探索建立社区管理新体系,建立了区、镇办、社区三级管理网络,社区内部实行“两委一站”工作格局(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并把社区自治与组织管理作为突破口,建立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服务站“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即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和服务站站长实行一肩挑。

“从2009年开始,我们借鉴农村监委会模式,尝试建立社区监委会制度,经过几年的完善提升,目前该制度已在全区推广,内容涵盖社区监督制度、议事制度、报告制度、民意征询制度等11项。”刘任说,事实上,秦都的社区监督委员会开创了全省社区建设的新路。

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由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一般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7人组成,成员多为社区中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通过列席会议、查阅资料、开展调研、专项审查等方式开展监督。社区监委会制度的实行,有效解决了社区基层监督薄弱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管理、促进了民主公开、

规范了权力运行,也充分发挥了政策宣传、释疑解惑、衔接协调的作用,成为促进社区工作开展的“连心桥”,成为了社区居民利益的“代言人”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区的和谐稳定。

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加强人、财、物和场地等基础保障,才能确保社区工作有序开展。

2013年初,秦都在原有56个社区的基础上,对社区进行了划分调整,新成立46个社区,撤销2个,调整后秦都共有100个社区,每个社区均设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同时健全了社区居委会下属委员会、居民小组、楼栋长等组织体系,实现了社区组织全覆盖。

创新模式多维服务

为细化社区服务管理,秦都区在社区管理中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社区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固定专职人员和信息员,负责受理责任网格区域内计生、低保、社保等各项业务,实现了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化解、早回复”。

渭西办搭载网格化管理,让“格格”服务群众零距离,吴家堡街道办事处开展安监网格化服务,将辖区企业按照安全等级进行管理,做到安全信息实时掌握,为居民营造了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西兰办社区服务中心,随着一张网格化的电子屏闪烁,全社区居民的各种情况一览无余,“谁家有事,我们这就能很快发现,无论从治安防范、防火防灾、管理服务、弱势扶助等,都会通过我们的指挥中心进行调度。”西兰街办负责人介绍。

在她看来,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手段,为服务百姓提供了“快车道”、“大平台”、“连心桥”,达到了居民与社区信息的对称,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4+N”(一条服务热线、一个信息平台、一厅式服务中心、一张辖区三维地图、多支社区服务队)的社区便民设想,以老年人、残障人士、未成年人、低收入群体、优抚对象、边缘人群、流动人口等为服务重点,实现社区的社会化功能最大化。

“如果哪个老人出门在外不能回家紧急求助,我们立刻就能通过电话的GPS定位找到他。”区级民政系统12345便民呼叫平台的实施,让各社区的服务更进一步。

该平台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集通讯和紧急呼叫于一体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居民通过呼叫终端,将需求传送到呼叫中心,足不出户便可得到“紧急援助、日常照顾、医疗保健、休闲娱乐、法律维护、精神慰藉”等各项优质价廉、方便快捷、周到热情的服务。

目前,首批2500台呼叫终端计划全部发放给辖区内的五保户、高龄老人、空巢老人、伤残人员、三无人员、城市低保户中的特困人员。随着呼叫平台试点的推开,后期将逐步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

服务是社区的中心工作,秦都设立办事处及社区服务中心,创新为民服务新模式。目前10个镇办已经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有8个已投入使用。办事处及社区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以“一窗受理、内部运作、上下联动、全程服务”为新型办公模式。

刘任说,全区已建成社区居民接待中心56个、日间照料中心10个、社区文化广场16个、开通社区QQ群、微信群21个,细致周到的社区服务充分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共建和谐社区的热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在拓展服务的基础上,还创新出“四点半课堂”辅导模式。

建设路社区针对双职工家庭及留守儿童课后学习辅导难问题,依托老年聊吧空闲场地,抽调两名文化程度较高的专职人员,设立社区“四点半课堂”,即每天下午放学后,将辖区无人辅导的1—3年级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功课辅导。孩子们在轻松、温馨的“课堂”里,不仅能完成课堂学业,还学习绘画、剪纸等手工技能,有效解除了无人照料儿童学习辅导的后顾之忧。

自“四点半课堂”举办以来,累计接纳学生113人,赢得了社区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目前,“四点半”课堂已在全区5个社区中推行(B)⑩

短评

秦都建设和谐社区的试水,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表现,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探索,其为我们今后的社区发展方向做了很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工作,但我想,这只是成功的起点,未来的深水区才是夺取最后胜利的关键。

事实上,社区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因为从社区所要承载的东西来看,不仅仅是简单的人财物的聚集,还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流入、配置。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社区建设,我们也一直在强调社区的社会化功能,可社区总在有形无形充当政府的延伸机构,使得政府包揽社区林林总总的事务,弱化了社区相对独立的特性,也加重了社区的负担,造成政府与社区、社区与居民互动的壁垒产生,行政化倾向明显,以至于出现很多社区组织涣散、管理失控,服务失缺,权责不明,自治不完善等问题。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新优化配置社区的资源,构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平台,实现有序、民主、人本、和谐的社区生态。

所以当下对于社区的建设仍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政府主导机制、社区民主自治机制、社区公共服务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等,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才能完善和提升公共服务机能,增强居民自主管理与自我服务本领,让政府和社区履行各自职能,完成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那么,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共驻、共建、共享才会实现。(B)⑩

相关链接

(一)进一步健全以基层群众自治为基础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社区组织体系。积极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创新和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社区居民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促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进一步繁荣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为宗旨的城乡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工作,从城乡社区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廉政文化教育进社区,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

(四)进一步加强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变化的实际,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社区、居民区、楼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等建立不同形式的党组织,加快建立开发区、新建住宅区、城中村、村改居地区社区党组织,明确各种新型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关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B)⑩

新闻推荐

近日由家城区银行金融机构举办的金融系统网络安全宣传

近日,由14家城区银行金融机构举办的“金融系统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咸阳市启动,活动围绕金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宣传,旨在提高全民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网...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