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问效“最后一公里” ——《法制周刊》对全市政法队伍暗访系列活动综述

咸阳日报 2014-11-21 23:22 大字

本报记者 边江亭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作为咸阳当地主流媒体,《咸阳日报》紧扣时代前进步伐,关注百姓冷暖疾苦,通过各种形式走近群众,服务百姓。

5月伊始,《法制周刊》切合政法战线实际,安排记者直接走进基层科所队,聚焦政法队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一线暗访,用实际行动全面践行群众路线。

6月14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勇对我刊暗访报道作出重要批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既是政治态度问题,又是群众情怀和工作方法问题。《咸阳日报法制周刊》策划刊发的《政法队伍:‘最后一公里\’离群众到底有多远》,这种创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很好!”

这既是咸阳媒体人关注政法队伍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在“媒体问政”中媒体人自觉践行自己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本刊暗访报道组分赴13个县区市共暗访62家基层科所队,8个县区市就暗访情况进行媒体回复和承诺,公开了处理结果和整改措施。

亲历一线:记者基层体验“最后一公里”

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诉求、对执政者的要求、改善党群关系的渴求在不断增长。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政法单位,无论是办理相关业务,还是调解矛盾纠纷,每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如何将群众路线教育贯穿于工作之中,怎样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何体现政法人亲民、爱民、为民,不折不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群众关注的,就是我们关心的。

5月21日,本刊暗访报道组分两路,先后走进市交警支队车管所、沣东司法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陈杨法庭进行暗访。暗访中记者发现工作人员接待群众过程中态度生硬死板、回答群众问题没有“微笑服务”、便民咨询台协勤人员上班时间抽烟、以抽屉为掩护摆弄手机等情况。

围绕暗访发现的问题,本刊特别策划“媒体问政,立行立改”栏目。23日,《法制周刊》头条重要位置配发编者按,在报纸B1版刊发。

暗访不是简单的一曝了之,有问题的单位必须进行回访问效。

“发现的问题整改了没有?”带着疑问,本刊暗访报道组对基层政法机关督察正风肃纪情况进行回访。与此同时,以随机抽查的形式继续明察暗访。

6月6日,利用两天时间,本刊暗访报道组又随同市委政法委督察组人员对此前查出的问题单位进行回访。发现各单位针对存在问题已纷纷出台整改措施,并对值班备勤不到位、警容不整等人员,分别由主管部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基层,直击现场。此后,本刊暗访报道组开始不定期对基层政法机关进行明察暗访,其间,一些基层政法单位值班备勤、规范执法、纪律作风、微笑服务等方面落实不到位的“软肋”就暴露了出来,还有没有存在此类问题的单位?“媒体问政”一直在继续……

媒体问政:敞开的是一心为民的胸怀

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作风好坏优劣直接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暗访是一种考量,更是一种督促。

6月13日,第三期暗访稿件刊登,三期稿件13家基层政法单位被报道。稿件一经刊登,在全市引起了巨大反响。

6月14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勇对我刊暗访报道作出重要批示。20日,《法制周刊》对批示全文予以刊登。

好的形式关键是要能走近百姓,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批示中杨勇指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抓好政法队伍作风纪律的根本转变,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是一个很好的抓手。报社同志用暗访的形式深入各政法单位,用记者独特的语言在现场“发声”,既正面报道了政法队伍中的“正能量”,也不避讳存在的一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和“庸懒散”习气,实事求是,难能可贵。

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严格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为准绳,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聚焦四风,惟严惟实,认真整改,打通“末梢堵塞”,畅通服务群众渠道。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在工作中,要始终摆正位置,乐于和善于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的监督,闻过则喜,从善如流。

随着“媒体问政”暗访活动的继续和杨勇书记批示刊登,各基层政法单位更是纷纷以此为鉴,查摆对照检查,教育督促整改。

敞开的是胸怀,送来的是暖流。这是咸阳政法人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依法治国”永远在路上的一种开放、包容、进取姿态。

整改问效:多方合力释放咸阳正能量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才能更好接地气,解民忧,做到履职尽责。

“媒体问政”暗访特别策划推出前,报社主要领导就非常关注,要求《法制周刊》真正走进基层,用心去感受群众最关心的“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通过媒体的关注助推“最后一公里”暖心贴心,让普通群众办事不再难。

暗访报道推出后,在报社季度工作汇报会和每月的策划会上,报社领导更是多次过问指导,并就暗访活动从“媒体问政”角度提出具体要求,要求问到实处,问到结果,问到成效。

10月31日,最后一篇县区整改回复稿件刊登。先后历经半年多时间,在《政法队伍“最后一公里”到底离群众有多远》暗访系列活动中,《法制周刊》安排几路记者,或与市委政法委督察组一起,或单独跟进采访,走县区,进队所,问服务,看态度,先后分赴市区有关单位和13个县区市的部分基层科所队,在全市共暗访了62家各级单位和部门。

针对暗访发现的相关问题,有的县区部门及时将处理结果和整改措施进行回复,有的更是亲自到报社说明处理情况。其间有8个县区市10多家部门就暗访情况在报纸上面对公众进行了媒体回复和承诺,公开了处理结果和整改措施。

这不仅是一张简单的工作总结单,也是政法队伍在群众路线教育和“依法治国”中改变作风、创新奋发的砥砺前行。

走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看到的是政法队伍作风的改变,感受到的是干警与群众之间“最后一公里”距离的无限拉近,收获的是媒体记者与执法部门和群众“最后一公里”迈出后的良性互动,以及由此裂变催生的社会正能量的阵阵热浪释放。(D)(2)

新闻推荐

驾校准司机承诺争做文明行路人

驾校准司机们冒雨对违法行人进行劝导。本报讯(记者沈广睿)现在,“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是十分突出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重拳打击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