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漫话重阳习俗 周荣光

咸阳日报 2014-10-10 23:44 大字

如何过重阳节?千年流传的习俗不少,但首推的是登高。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九九重阳”的日子里,要登山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另一种说法是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上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登高的风俗也可能从此演变而来。古人重阳时喜登高望远,一面饮酒赏菊,一面赋诗抒怀,如杜牧就做了《九日齐山登高》一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在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时登高远望,欣赏如画的秋色,十分惬意。人们习惯把阳春三月出游称为“踏青”,那么在草木开始凋零的秋季出游则可以称作“辞青”。无论“踏青”或是“辞青”,都是人们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放松休闲的一种方式。

重阳节的习俗还有赏菊。农历九月又称“菊月”,到九九重阳时,曾经开得姹紫嫣红的花儿都开始凋谢,唯有傲然不群的菊花开得蓬勃热烈。菊是长寿之花,又被文人们赞美和喜爱,赏菊自然也就成了重阳节的一大习俗。重阳赏菊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写道:“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古人赏菊,最欣赏菊有君子之节,认为其一是有傲霜而不颓靡的志节,二是有坚贞而不阿附的品格,三是有高尚而不庸俗的境界,四是有淡雅而不华奢的意趣……唐李适就在《重阳日即事》写道:“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显示了爱菊赏菊的情怀。不过,颂菊最深情的还要数毛泽东那首《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作者笔下的“黄花”,是和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作者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黄花更美丽。在重阳日,作者看到的是比春光更美的秋色,秋色之下的九月九晶莹剔透,是季节深处的转机和希望,是走向明天、走向未来的美好契机,更显出秋日景致的恣意灿烂。

和文人的习俗不同,民间对重阳则有自己的过法,譬如咸阳民间,就是“重九日,亲戚以枣糕新柿相馈,士人登高。”(见《民国重修咸阳县志》)话虽简洁,却形象描述了咸阳人过重阳的习俗。这一天,文人志士们要登高望远,百姓们则讲究要在亲戚间互送栆糕和柿子。所谓栆糕,最常见的是家蒸的栆馍,即先把酵发好的麦面擀成圆饼胚做底,摆三枚红枣,复一层圆饼胚压实,沿凹处再摆三枚红枣,再复一层圆饼胚做盖,最后在顶上放一枚红枣,上笼蒸熟即可。不过,这是在一般家庭。在讲究的家庭,重阳节时娘舅家要给已出嫁的女儿和外甥送大花馍,花馍底大顶小,分成两层成塔状,两层中间镶一圈红枣,外面再用麦面做一条涂抹着红红绿绿颜色的小龙,并要这条小龙在绕馍一周后将龙头扬上馍顶,显出活灵活现。花馍顶上还要插上各种颜色的面制小花,一般有九种,其样式包括花、草、虫、兽等,每种做两个(单个会惹人笑话)。另外,相对刚出嫁的女儿,娘家在第一年重阳节送花馍时讲究蒸的花馍要特别大,一锅只能蒸一个,去女儿家时要用扁担担上,第二年就没有这个讲究了。如果女儿生了孩子,在孩子过第一个“九月九”时,娘舅家送花馍要送四个,其中两个是给外甥(孙)的。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特别是我们国家在1989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为欢度传统节日的习俗赋予新的含义后,重阳敬老就成了各地兴起的新习俗。(B)(11)

新闻推荐

秦都干群齐上阵 造就“诗画城与村”

干群齐上阵打造“诗画村”。本报记者鹿韬昔日乡村乱搭乱建、垃圾成堆现象不复存在,如今,在秦都区的乡村,看到的是洁净的乡间小道,雅致的农家小院,处处尽显诗情画意。这一切的变化,都缘于该区开展的城乡...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