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给人行道自主权和话语权

咸阳日报 2014-09-15 23:08 大字

核心提示:

人行道作为基本的行路空间,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在当今的道路资源中,其被置于弱势的地位,同时,人行道也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机动车、经营摊位、垃圾堆等的占用,那么,如何让行人绿色、舒心、畅通、无障碍地行进,早日把人行道还给行人,让大家有一个便捷、顺畅的通行空间,成为市民的期盼,在当前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背景下,“把人行道还给行人”应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以及必须面对的一个文明举动。

人行道被占用,让城市遭遇尴尬。

文科一路人行道被经营摊点占用。

本报记者 孟利明

调查:人行道遭遇“围击”

据统计,咸阳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40余万辆,而每天约有200多辆车报户,这种井喷之势,既为城市道路带来了拥堵,也使得人行道成为重灾区。

地点一:团结路北段,虽然全段禁停,但仍有不少车辆还是停在了人行道上,一些商家门前被堵得严严实实,让许多行人只得从机动车道经过,就在记者采访时,不断有过往的司机还在寻找车位停车。

地点二:玉泉西路民政局门前,由于长期在人行道上停车,导致行道砖已经碾轧破碎,而长时间的下雨,让许多行人不敢走,因为踩上去破碎的行道砖,会溅起污水,所以许多行人干脆走上了机动车道。

地点三:西华路,经营的摊位已经将人行道彻底占据,地面满是烂菜叶和塑料袋,许多经营者已经将摊位延伸至路面,行人根本无法通过,只好沿着摊位边谨慎经过,而来来往往的车辆,艰难地穿梭于行人、摊位之间。

每天晚上散步都会经过咸阳湖的滨河路,原来滨河路的人行道非常宽阔平整,是一条休闲散步的好绿道。可是随着房地产、商业氛围的风生水起,这条路无端端成了周边商家、饭馆和住户的免费停车场。本来宽阔的人行道被停放的车辆占去了一半,平整的人行道空间被来往的车辆挤压再挤压,俨然已经不是人行道了。现在行走在这条路上,市民要时刻留意躲闪来往的车辆,有时一些新手司机在停车时,因为技术的问题,会让前后往来的行人驻足等候多时。

在很多市民的记忆里,其实,以前咸阳的人行道是比较宽的,两边都有绿化带,隔离带。随着机动车越来越多,在解决行车难的过程中,市政建设并没有注意照顾好人行道的问题。个别商家将人行道作为唐僧肉,一些施工工地围挡、堆放材料长期占用人行道,管理部门的管理跟不上甚至有的根本没人管……种种原因造成人行道被严重挤占的现象比较普遍。

我们的人行道哪去了?

我们的人行道到底去哪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缺失,还是在我们心里已经没了人行道这个基本空间,再或者人行道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萎缩……

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深刻命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空间的问题,还有对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考量,按照正常的逻辑,“各行其道”是一个很重要的行进标准,但为什么在道路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弱势群体的行人的空间一再被压缩、占用,说到底,其实是我们城市文明习惯没有达到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如今的人民路作为咸阳的繁华路段,人行道的占用更加严重,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流动的经营摊点,甚至有的路段整个人行道被挤兑、被挪用,行人只能被迫绕道而行。

每座城市的人行道上,都有一条橘黄色的通道,它们由两种带突起纹路的砖块铺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提供专有的服务,这就是盲道,一种专门帮助视力有障碍的市民行走的道路设施。而在咸阳市的一些盲道,记者发现,一些路段的盲道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有些车辆横七竖八地在人行道一放,车主就一溜烟不见了,久而久之,所谓的盲道,倒成了一种摆设。

记者在渭阳西路看到,盲道上要么突然变线,要么就是一个电线杆,许多盲道走着走着就消失了。

人行道需要文明的回归

“城市的文明,不仅仅是对在外出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还有我们对城市弱势的空间,那种包容、善待,以及关爱和人性,才是城市发展的必备,也是我们走向文明的重要阶段。”著名学者梁澄清说。

在他眼里,作为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帝都,这种文化的素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我们所要秉持的,而不是所谓的“刀下见菜”似的掠夺,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减小公众对城市资源的享受和占有,应该理性、科学地让文明回归。

事实上,从2009年起,《咸阳市城区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就已出台,其中规定:设置的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不得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或者压占残疾人无障碍设施、阻碍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隐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已建成的公共停车场改作它用或者擅自停止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扩大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占用道路面积,不得在机动车停车泊位内设置障碍阻止停车。

这就说明,与其他城市相比,我们对人行道保护、利用、管理还是有差距的,这个看似再不能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参杂着诸多的问题,包括规划、建设、护养、以及后期的管理等问题。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城市的运行秩序缺乏基本的认识,没有按照既定的标准来执行,有的是道德层面的,而有的已经牵扯到违法违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可能就是我们随心一停或随意一占,所造成的就是对行人的潜在危险,如果造成交通事故,我想,干系是脱不了的,但至少,违停已经本身触犯了规定,那么所受的惩罚也就自然而然了。

“过去我们走路时车让人,现在走路是人让车,除非你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毕竟现在车多了,但也不至于让人行道没有了它的生存空间啊,毕竟这是全体公民的,不是你有钱就可以占用的,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在很多时候,放纵了他们的坏习惯,所以才导致今天的后果。”天王小区吴靖说,因为已经63岁的他,每次出门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

家住中华苑的赵林生认为,现在被其他东西占用是一回事,而那些沿街修建的才是最让人揪心的,“他们把人行道一圈,然后在那个范围内进行修建,一占就是个把月,人民路是主要路段么,人流量大,不能仅仅因为你给某些部门交了费,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占着,光顾着自己,不想着别人,不像回事么!”

老人话里,不仅仅有对占道修建者的谴责,还有对审批部门的不满,在他眼里,那些被迫与行车呼啸而过的行人才是最无辜的。所以,他认为,城市管理者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能因为一些小集体利益,就让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

市民:让人行道与城市文明发展同步

人行道属于公共产品,政府对公共产品没有足额的供给,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缺失的问题。公共资源的公共性,决定了所有纳税人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政府及其公共服务部门,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无差异地惠及所有民众的义务,而不能厚此薄彼。

近一段时间,咸阳市对于城市道路和人行道翻修较多,也给市民造成了诸多不便,但市民是很认可的,并且充满了期待。

“很多人行道既不宽敞,也不亮丽,有的还破破烂烂,是该休整休整了,毕竟城市这几年发展了,而我们的人行道与其他城市比起来还有差距,顺顺畅畅地出行真成了奢望。”毕原路居民徐忠文说。

据了解,咸阳市城区目前有道路155条,总长187.8公里,人均占有8.52㎡,人行道面积208.8万㎡,人均占有2.6㎡。由于部分道路及人行道受损严重,咸阳市城建部门今年将改造人行道面积约68500㎡,修补面积约15322㎡,同时,将对30多条道路进行不同程度的翻修、补坑、改造处理。

在城区人行道改造、维修情况方面,城建部门目前已对人民路、秦皇路、渭阳路、文林路、建设路等多条主要道路上破损严重的人行道进行改造,需改造的面积约68500㎡,对城区思源路、咸通路、民生路等30余条道路上的人行道进行修补,需修补的面积约15322㎡。

“我希望以后对于那些占据人行道的不道德行为,进行严管重罚,要不谁都会铤而走险的,时间长了就成默认的了,一方面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当加强管理,从严从重教育处罚那些占道者,另一方面,市民应自觉维护公共场合的基本要求,这养我们的人行道等等基础设施才能发挥出它本有的作用。”嘉阳小区任杰认为。

此外,道路功能要明确,定位一定要清晰,有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区分得就不是很清晰,看不到明显的交通标志,行人很难区分,因此还要加强对公民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B)(10)

新闻链接:

人行道知多少?

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在城市里人行道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街道旁均有人行道。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隔着草地或者树木。在乡村人行道比较少。在发达国家许多地区的法律要求人行道上移除所有不便利残疾人使用的设施,因此在过马路的地方人行道专门降低到马路同一个水平,以便轮椅过马路。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行道的标准是专供人们行走的路。一般位于车行道的两侧,其宽度等于一条行人带的宽度乘以带数,中国一般取每条行人带宽度为0.75至1.00米,通行能力约800至1000人/每小时,带数由人流大小决定。在桥上人行道一般高出行车道0.25至0.35米。

在城市有连续建筑群的街道,是指从标出车行道界线的路缘石、缘石(流水石)起至房基线高出车行道部分,专供行人通行,禁止非法占用,也禁止车辆驶入,但推着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行走或者残疾人摇动轮椅车在人行道上通行的,应按行人对待。胡同出口处或单位出口处将人行道截断部分,虽是行人和车辆共同通行的地带,但仍应视为是被截断的人行道,车辆行经有行人通过此处时,须减速或停车让行,以保证安全。(B)(10)

记者观点:

其实,人行道的问题这是一个老话题,包括新闻媒体的关注是不遗余力的,当然,市民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既无改观,反而有越来越小、越来越糟的态势呢?

城市的文明标志不仅体现在整体景观和市民素质上,从一个人行道就可以看出,因为它体现的不仅是城市规划、建设等基本层面的东西,还有这个城市对人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注,更隐藏着城市的协调性、整体性和科学性以及人文的情怀。

很显然,我们对人行道的管理是有缺陷的,因为那些不文明现象总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可怕的是,如果随处可见,那其危害就不是简单修修补补的事情了,而是要彻底根除那些不文明的毒瘤,然后再进行身心的疗治。

其实在思想深处,我们犯了一种“路线错误”,即没有按照自己的道走,越线越权了。而另一方面,缺乏对违规者的惩戒教育,久而久之,坏毛病养成了坏习惯,想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那就需要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和做法,这样尚可身心俱净。

随着咸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加快,我们看到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政府已经在花大力气解决人行道的破损问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我们机制与体制的执行性,市民对人行道的认知和教育问题,引导大家朝着良性的轨道上走,从我做起不占用人行道,不做对人行道有损害的行为等等,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不仅是管理部门的严格执法,还需要市民的全力维护,更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支撑起属于我们每个人那条绿色、畅通、安全的人行道。 (B)(10)

新闻推荐

咸阳市全面整治窗口服务单位“三难”问题

本报讯(记者蒋增科樊琼)全市新一轮“六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窗口服务单位“三难”问题整治组以办事公开、阳光政务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建章立制为有力抓手,有效连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扭转...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