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进鹌鹑之“家”记者南江远

延安日报 2014-01-09 22:55 大字

田树春正在为待产的鹌鹑喂饲料

在超市,色彩斑斓的鹌鹑蛋价格不菲,引得顾客无不美目流盼。在一个暖阳的冬日,记者来到了万花乡向阳村村民田树春的鹌鹑之“家”,只见占地6000平方米的养殖场,大大小小十几间平板房里全是鹌鹑的“安乐窝”。鹌鹑“吱吱”的欢叫声让这个安静的村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可老田说:“有人说鹌鹑的叫声叫得人心烦,可在我听来,这称得上是天下最美妙的音乐。”

学会跟商海“对话”

田树春出生在延川县贾家坪乡田家村的一个普通庄户人家。多年来,他抛下土地,走南闯北,尝试过很多营生,开过门市、下过煤矿、开过出租车公司……64岁的田树春凭着做生意积淀下来的智慧,在商海如鱼得水。

起初,也就是1984年,老田到永坪镇

一个家具城做起了家具生意,收获了第一桶金。“我不害怕过苦日子,只要肯干、能吃苦,总能过上好日子。”从小务农经商的经历练就了他开朗、坚韧的性格。卖家具时,他舍不得雇人,以诚信和薄利多销的经商之道,在家具生意场上站稳了脚跟。

随着家具行业间的激烈竞争日益残酷,老田盘掉家具店投资13万元开了一家小超市,在那个年代,这确实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投资。在当时,这是镇上规模最大的超市。可在改行的同时,他也发现同行的竞争压力接踵而来,正当生意越做越大的时候,他又想折腾了。于是,他什么都想尝试,便有了后来的经营煤矿、开出租车和创办鹌鹑养殖基地。

把鹌鹑请回“家”

人无恒产,必无乐业之心;人无恒

“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立足于土地发展养殖业,土地也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现在,中央不是提出了要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么?只要农民富裕了,自然会活得越来越有尊严。”

业,必无图强之法。走马观花式换行当虽然给老田带来了收益,但他总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致富之路。一次,他偶然在农贸市场看到袋装的鹌鹑蛋,他就盘算着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延安有没有专门养殖鹌鹑的企业,收益和市场有多大?

“鹌鹑蛋的营养价值要比鸡蛋高出许多,而且营养分子比较小,比鸡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经过调研和考察,他知道了市场上的鹌鹑蛋都来自于咸阳甚至更远的地方,陕北并没有专门的鹌鹑养殖基地,而且,鹌鹑养殖业见效快、风险低。他又敏锐地发现了商机,于是,他便先去河南、山东等有名的鹌鹑养殖之乡考察和学习养殖技术,这一呆就是3年。

“取经”归来,老田对鹌鹑养殖信心满满,但资金缺口大又成了“拦路虎”。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朋友们陆续赶

来帮助,老伙计李智文将自己6000平米的空地借给老田使用,好朋友中院院长冯迎春协调区政府支持特色养殖争取资金5万元,延川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闫治忠个人支持3万元,同时已经出嫁的女儿也送来了4万元支持父亲创业。就这样,老田的鹌鹑之“家”落户到万花乡向阳村。

老田的鹌鹑基地在一开始建场和养殖时,就做到了高起点、严要求。饲料都是自己配制的,鱼粉、豆饼、谷粉……都是纯天然,无公害。产蛋区每一万只每天能产8000只蛋,平均每斤能卖到7元到8元。加工区是今年新增设的,实际上就是一台剥皮机,将鹌鹑蛋煮熟剥皮为商家节省时间,畅通了销路。如今的鹌鹑之“家”里已经有4.3万余只鹌鹑,所产的鹌鹑蛋销往延安市区和各县区及榆林的各县区。

“几十年前离开土地就是为了生存,到现在,回归土地发展鹌鹑养殖,不仅仅只是满足自己谋生图发展,已经带动全乡镇好几个养殖鹌鹑大户。将来还要成立合作社,带动养殖户们占领更大的市场,将咱陕北鹌鹑之‘家\’的品牌立起来。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立足于土地发展养殖业,土地也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现在,中央不是提出了要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么?只要农民富裕了,自然会活得越来有尊严。”

言语间,田树春似乎已经找了属于他自己的那条独特的“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陕西地电延安分公司在“地电杯”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本报讯(杨彦龙)近日,2009年陕西省“地电杯”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延安供电分公司荣获团体第二名,杨丽获客户服务专业个人第—名。10月21日,陕西地电系统9个参赛队132名技术精英汇聚咸阳武功,进行为期...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