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九嵕山 拜谒唐昭陵
马宏茂
秦中自古帝王都,咸阳原上埋皇上。时逢仲春,陪同友人,重上九嵕山,拜谒唐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九嵕山主峰。九嵕山虎踞渭北,九龙聚首,东西峰峦起伏,前后群山环抱,渭水萦绕南,泾水逶迤北,从正南望去,呈圆锥形,从东南望去,如笔架山,从西南望去,形似覆斗,从北望去,俨然一只卧虎,头朝东,尾朝西,人称“藏龙卧虎”之地。周秦汉唐之时,九嵕山一带树木掩咉、奇石参差,百鸟在林间鸣唱,苍鹰在峰顶翱翔,成为文人骚客歌咏寄怀,王侯将相驰骋游猎的好去处。唐太宗李世民骑马带兵打仗、狩猎,多次经过九嵕山,他壮志凌云的远大抱负和九嵕山孤耸回绝的山势产生共鸣,便爱上了九嵕山,据《新唐书》记载:“武德四年,帝猎于九嵕。”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危,她对唐太宗留下遗言,希望依山而葬,不起坟茔,不置棺椁,一切从简,唐太宗采取因山而葬于九嵕山,命名为“昭陵”。陵园工程由唐代著名建筑大师阎立德、阎立本主持修建,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埋葬唐太宗,昭陵营建13年之久。唐太宗发布《九嵕山卜陵诏》,鼓励佐命功臣、皇亲国戚陪葬昭陵,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昭陵形成了庞大的帝王陵园,陪葬墓之多、面积之大、地上地下遗存文物之多,被誉为“天下名陵”,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
唐朝时期,昭陵陵山周围就广植松柏,因而有“柏城”之美称。晚唐诗人刘沧在描写昭陵秋色诗中写道“原分山势入宫塞,地匝松阴出晚寒。”杜甫在两次行经昭陵的诗中感慨:“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在绿树与青山之中,陵区遮天蔽日的苍松翠柏和九嵕山头的薄雾云霭,给这座帝陵增添了神秘色彩。由于人为砍伐破坏,加之岩石风化,陵区地面文物建筑和树木被烧毁,生态植被荡然无存。2001年国庆节前夕,著名文艺评论家阎纲先生,从京回乡省亲,我有幸陪同登上九嵕山,站在陵山阎老大声吟诗道:“我本嵕山郎,信爱走四方,思乡近咸郡,郡在水之阳。”看到昭陵北司门祭坛遗址破败荒凉,杂草丛生。阎老急切地给同行人叮咛,应加大对陵区地面文物的保护和植被覆绿工作,得到县上高度重视。2002年8月至2003年11月,陕西省考石研究所对昭陵北司门祭坛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文旅部门抓住时机,跑步进京,论证立项,争取资金,在原址保护基础上,对昭陵六骏浮雕石刻、十四国酋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以及明清历代皇帝祭奠昭陵的石碑进行复位复正。
新时代,新作为,林业人不辱使命,一头扎进山区,与松柏为伍,与深山为伴,科学治理,扩大栽植。礼泉县动员鼓励机关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以“唐宗柏林·绿满九嵕”为主题,每年参与义务植树造林,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目前,昭陵周围林区,黄羊、野猪、豹猫、野鸡、野兔和黑鹳、大鸨、鸳鸯、燕隼、红脚隼、灰背隼、红隼、长耳鸮等野生动物、珍稀鸟类穿梭于林海之中,一幅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分栽、七分管”。据史料记载,唐时昭陵陵区就有严格的管护制度,严禁随便出入,一草一木不得损坏。仪凤年间(676—679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一株柏树,惹得唐高宗李治大发雷霆,下令立即将其斩首,幸亏狄仁杰再三犯颜直谏,才使其免遭一死。如今,陵区工作人员、文物稽查队、林业管护队与百名扶贫户兼职管护员,常年深入陵区管护巡查,确保昭陵陵区文物、林木,无火、无盗、无损。
昭陵之行,思绪万千,此情此景,使我想起国庆70周年前夕,我再次陪同阎纲先生重上昭陵,看到昭陵六骏浮雕石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重现昭陵,感到十分欣慰,在亲眼目睹陵区松柏长势良好,山青树绿时,阎老动情地对我说:“礼泉就是我的根,这次回到家乡,老汉不走了,报恩乡梓,百年之后,不起坟堆,不留骨灰,将骨灰撒进昭陵的柏树林中,终老于九嵕山下。巴金先生在北京建设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就是作家的八宝山,文学馆存放的书籍,就是作家的骨灰盒。”听着阎老一席肺腑之言,我的眼睛湿润了……
当汽车沿着新修的宽阔环山旅游路,越过昭陵陵区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山峦,聆听着昭陵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人文故事,时间不觉已临近傍晚,夕阳西下返回县城,当我回头透过车窗,远眺巍峨苍翠的九嵕山时,内心由衷感慨,再次拜谒唐昭陵,致敬植树人,感谢护陵人。(B)(9)
新闻推荐
认真听讲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六年级贠大海4月23日,是我们六年级外出研学的日子。为了这一天,我和同学们已经期待...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