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的危机 精神障碍患者肇祸,如何救赎?
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西大街派出所民警对辖区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走访,了解患者近期情况和服药情况。
护士给精神障碍患者打针。
本报记者马文青刘鸯
事件回顾
7月20日,某知名影星在中山参加活动时,被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冲上舞台刺伤,幸好保安和工作人员反应及时,很快制服了这名歹徒,该影星被紧急送往医院就医。
无独有偶。7月28日上午,在西安钟楼地下通道,发生一起持刀砍人案件,一名约10岁女孩和一位老人被黑衣男子砍伤,嫌疑人当场被抓获。随即,两人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事件思考
这两起案件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但背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存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情况。
精神障碍患者一旦伤人,即成为“社会之痛”,由此引发的深层次问题亟待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精神障碍患者犯罪真的能免罪吗?正如市民王先生所言:这种悲剧该怨谁呢?
不管是公共基础设施的缺失,还是精神障碍患者的收治,都关乎整个社会安全机制的完善。事件之后,除了“该怨谁”的拷问之外,还应该问一声: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躲不起的伤害”折射管护问题
一起起令人痛心的事件背后,折射出目前一个社会问题:精神障碍患者伤人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隐患。因救助或监管不力,精神障碍患者失于监护,导致发病肇事、危害社会的事件时有发生。
提及精神障碍患者,冲动、易怒、有暴力倾向是最常出现的词语,人们常常避之不及。精神障碍患者伤人被称作“躲不起的伤害”。
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600万,其中有暴力倾向的约占10%。另一组数据是72.3%的精神障碍患者尚不知自己患病,只有不足6%的精神障碍患者寻求过治疗。而在现有的相关法规中,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以亲属的监护责任为主,实行的是“家庭为主、政府为辅”的模式。
目前,精神障碍患者危害社会的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预防方面,精神障碍患者的亲属、监护人一定要做好看护工作,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护治疗费用高、时间长,不少家庭难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有时不得不放弃治疗;还有一些家庭不愿意暴露自家的精神障碍患者,难以实现有效管护。据相关统计,中国精神障碍患者六成来自农村,大多数患者缺乏医疗保障,需要承担长期的治疗费用,很多患者因无法担负长期的费用而终止住院治疗。
精神障碍患者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吗?
“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据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伤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而定。”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西安分所律师王峰说。王峰进一步分析,精神障碍患者承担的刑事责任分三种:第一种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第二种是负限制刑事责任,第三种是负与常人等同的刑事责任。
目前,我国对精神障碍患者承担刑事责任作了分类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王峰表示,即使不负刑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比如,“洛川男子王某残忍殴打扫地男童”事件中,即使精神障碍患者王某施暴时处于精神分裂状态,经司法鉴定不需要负刑事责任,但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直至没有危险性,以避免类似悲惨事件的再次发生。
不负刑事责任不等于没事
精神障碍患者伤人,对受害者本人及家属造成悲剧,难道一纸鉴定使其免除刑事责任,受害人就白白受害了吗?这是许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王峰称,即使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患者,其家属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损失;没有家庭监护人的,作为法定监护机构的收治机构应向受害者承担赔偿责任。比如说,可以向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所在地的民政部门申请社会救助金。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因此,受害者可向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索赔。同时,若公安机关介入,受害者可以通过公安机关向对方提出赔偿要求,若不成,受害者可以收集对方的身份信息,提起诉讼索赔。
但很现实的问题是,精神障碍患者伤人后索赔有一定难度,这种现象比较常见。特别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其户籍信息要么难以找到,要么没有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没有赔偿能力。对于受害者而言,常常是找不到人赔偿。
精神障碍患者伤人背后折射出的监管困局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精神障碍患者施暴就像不定时炸弹,建议精神障碍患者上街,一定要有监护人陪伴。
“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家属、社会、各相关部门积极明确责任和担当,构建一个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区管理系统,不能给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一个康复治疗的环境,精神障碍患者伤人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王峰表示。
近年来,国家要求各地公安、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登记。“一起起精神障碍患者犯罪事件背后,折射出监管措施的不足。”王峰认为,政府应进一步落实法律规定,建立健全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监管制度。虽然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已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但我们目前的救助和监管制度并不完善,精神卫生法没有细则,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保护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国家在治愈精神障碍患者公益项目上的投入不能满足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需要,这使得精神障碍患者的伤人事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从社会大系统来考虑,用系统化、整合性的办法去解决,政府、立法、司法、教育、社会服务机构都要跟上,配合起来解决问题。
民警如是说
针对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陕西多地探索实施将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统一管理、联合监管、分级监管等模式。遇到精神障碍患者行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但民警表示,对这类警情处理有诸多无奈。“即使立案了,还是不能处理,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因为这类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即便精神障碍患者伤了人或破坏了公共财物,警方也只能是联系其家人或交由民政、街办等部门处理。”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环城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蒋楠说。
蒋楠坦言,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监管,更多的责任在其监护人,“精神障碍患者屡屡行凶,最大的原因是监护人缺席或者无力监管,很多家庭也是没有经济能力或精力定时请专业医护人员,多数都是放任自流”。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是一个社会难题。许多业内人士呼吁精神卫生法要细化,同时建议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获得全社会的支持,悲剧才不再重演。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朱为民告诉记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应健全政府、医院、社区、社会与家庭的联动体系,如社区进行信息登记、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档案、落实监护人、分类落实监管和医治措施、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心理辅导和照顾护理,再加上家庭的互动,形成一套规范、连续的治疗和管护体系,社会各方面参与的防控网,才能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肇事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可以实行责任倒查制,一旦发生恶性案件,应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追查;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使其自觉履行监护治疗责任,尤其是病人发病间歇期的监护问题,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监护人则必须为精神障碍患者造成的后果来埋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而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监管,防微杜渐。
“武疯子”酿惨案强制医疗保民安
本报讯(记者郭朝霞通讯员袁华)近日,咸阳市礼泉县法院受理了一起适用强制医疗程序审理的案件。强制医疗程序是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作出是否强制医疗的决定,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
2018年12月的一天,精神障碍患者(也就是群众口中的“武疯子”)张某在礼泉县城其父母经营的烟酒超市旁边一饭店门前,用辅助其行走的木棍击打路过的行人王某,致王某头部受伤摔倒在地,张某又用随身携带的折叠水果刀在被害人颈部连割数刀。张某之父见状前来阻止,也被张某用刀戳伤,后王某因失血过多当场死亡。
经陕西省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心鉴定,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其作案时无刑事责任能力,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礼泉县法院在受理强制医疗申请后,根据法定程序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律师,组成合议庭审理了该案。经审理认为,张某的行为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决定对其予以强制医疗。与此同时,被害人王某家属已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及其家属造成了不堪回首的伤害,放任自流将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故对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予以强制医疗。在进一步强化政府强制医疗制度的同时,精神障碍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也应尽到监护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尽到看护义务,并根据精神科医生的建议,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精神障碍患者所在乡镇、社区应定期对其家庭进行走访,对特殊群体进行关怀。
新闻推荐
一种说法别任由那些“电商”套路帝们用“悲情营销”祸害果农,伤害网络信任根基。连日来,两则跟“悲情营销”相...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