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乡里的 守望者 记礼泉县人民法院赵镇法庭

咸阳日报 2018-08-03 07:18 大字

崔存文

在关中平原,有这样一片土地。春天,遍野花开;夏天,满眼绿色;秋天,硕果累累;冬天,果商云集。她,就是闻名全国的果乡——礼泉县。在这块地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田头,穿行在乡间土路,丈量脚下的土地。他们以案说法,情理交融,用心呵护着果乡的葱绿。他们就是礼泉县人民法院赵镇法庭的法官们,被辖区群众喻为“果乡里的守望者”——

农家院子敲法槌

3月9日上午11时,在烟霞镇西周村张某的院子里,十多位众乡亲旁听一起由赵镇法庭审理的排除妨害纠纷一案。

“我家的房屋盖的比你家早,我家院子的水排不出去,你给我说两家合修一条排水沟,可是,年底我要修的时候,你却阻挡,你到底是啥意思?”

原告张某的质问,直逼被告周某的内心。旁听的人群里,出现了骚动,大家“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周某明知理亏,抬头看了看李庭长,低下了头,向张某承认了错误。一桩看似复杂的相邻纠纷,就这样不到一个小时调解处理了,原告张某也向法庭提出了撤诉申请。

像这样的庭审方式,在赵镇法庭已是工作常态。据了解,法庭现有干警3人,管辖赵镇、烟霞、昭陵社区的民商事案件,年审结案件160余件。

杏树林里的笑声

5月杏正黄。在烟霞镇山底村靠近旅游路的一片杏园里,于某夫妻俩望着满园黄橙橙的杏子,心里像吃了蜜一样,乐滋滋地,逢人便说:“今年杏子熟满园,多亏法庭的李庭长。”

今年3月的一天,李若冰和两名法官到山底村下乡,听见吵闹声。顺着声音,她看见一对年轻夫妇不知何故高声呐喊着,不时还伴有拉拉扯扯的行为。李庭长不由分说将二人请进办公室,一边听一边梳理着他们争吵的缘由。

“这几年,我苦苦在外打工,挣的所有钱都寄回家里,可你把钱给了你娘家。”这位男子站在那里,手指着坐在一旁的年轻女人,情绪特别激动。“你光知道钱,我把钱用到我娘家属实,可你知道不,我妈有病住院,我弟在西安上大学,你说我不拿钱谁拿钱?人家给杏树施肥,我让你翻地埋肥,你不管也罢还不许我雇人。”女子也不示弱,当场回敬了男子一句话。

一旁的李庭长,看到这场景,先让双方坐下来,用聊家常的方式,了解了他们的恋爱过程。谈话中,李庭长感觉到这对夫妻感情基础是好的,现要求离婚,是双方相互不理解导致的,只要做好一方的思想工作,这桩婚姻和好是有希望的。于是,她给双方各倒了一杯热茶,稳定了情绪,又结合案例,使他们认识到一桩婚姻对家庭的重要性。

“李庭长,你放心,我们不闹了,回家后,就给杏树施肥,不耽误农时,今后一定会好好生活的。”男方首先向李庭长表态。女方听完丈夫的话,情绪也缓和了下来,也向男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一个星期后,李庭长带着法庭干警再次来到山底村,回访当事人,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才放心地离开了。

赵镇法庭辖区有各种水果面积近20万亩,是礼泉县重要的水果基地和旅游景区。近几年来,针对受理的各类案件,该法庭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农时就是审限,田间就是法庭。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45天,被辖区群众称为“果乡里的守望者。”

笑脸相见不结怨

赵镇石杨村,紧邻泔河。夏天,岸边大片的荷花开满了莲池,是一个风动荷花香的村子。刘某和曹某各居村子东西,平日相安无事、互不往来,可谁知一场官司加深了两家恩怨。为此,双方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了法庭。案件受理后,赵镇法庭的法官们针对案件的特殊性,专门走访了派出所,经过法庭多日努力,双方终于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为了乡亲们能笑脸相见不结怨!”法官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正是为了这一句话,我们从法庭的结案统计本里看到:截至今年7月,赵镇法庭审理的家庭纠纷、相邻关系、人身损害等案件,有80%以上的案件是以调解的方式结办的。(F)(2)

新闻推荐

银西铁路陕西段发现秦汉至唐宋墓葬

坡刘村出土玉饰本报讯(记者魏建军)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从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该院考古队对西安至银川高铁建...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