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戏之乡 春色正浓——礼泉县群众编演小戏活动纪实 李泉

咸阳日报 2015-05-12 22:05 大字

近日,陕西省首届小戏艺术节、陕西省第七届戏曲红梅杯选拔赛、陕西省小戏作品改稿会在“中国民间艺术(小戏)之乡”——礼泉县举办。礼泉县城文化广场的舞台两边,挂出的两副巨形对联,让小戏艺术的春色更加装点了丝绸之路上这个古老的县城。

小戏是礼泉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礼泉县曾被称作“小戏窝窝”,是关中西路皮影的重镇。古老的秦腔艺术中就曾经有所谓“礼泉腔”,陕西地方戏曲的遏宫腔也根源于礼泉沃土。礼泉也是人所共知的陕西快书的诞生之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以刘志鹏为代表的快书艺术不但风靡全省,也为陕西竹板击节说书艺术在全国赢得一席之地。上世纪七十年代,礼泉小戏与户县农民画、合阳新故事,被共同誉为陕西群众文化的三个品牌和亮点,不但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剧作,也培养了一批根在民间的小戏创作队伍。他们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学习借鉴传统,保持戏曲艺术的民族精神和民间风格,许多作品不但受到民间剧团的欢迎,也被专业剧团排练上演,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称赞。民间剧作家蔺志顺即是最典型的一例。

蔺志顺出身于皮影戏窝子史德镇,从小耳濡目染民间皮影小戏,对其情有独钟,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史德镇就曾经举办过业余戏校,坚持自编自演,轰动全省,省电视台和中央一级新闻部门先后报道。之后,戏校虽然停办,但是他个人的戏剧创作从未停止,一个反映孝道的民间风格的剧作《还账》,先后被许多省的专业和业余剧团演出早就超过千场。2012年,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专门为其编辑了《蔺志顺剧本专辑》。和蔺志顺一样,礼泉县有一个潜藏在民间的小戏创作群体,其中有文化馆、剧团的老职工,有教师队伍、乡镇干部中的戏曲爱好者,他们对戏曲艺术有一种本能的喜爱;老的皮影班社依然坚守传统阵地,各乡镇的自乐班也有一批热心演出队伍,大家共同打造小戏艺术这张不老的文化名片。

“民间艺术(小戏)之乡”旗帜下的重新集结

从去年开始,面对新形势下农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群众对于具有正能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礼泉县文化部门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下,决定继承老传统,拾起旧名片,重塑“小戏之乡”的新形象和新面貌。

他们对全县的戏曲历史和荣耀做了回顾,对上世纪礼泉小戏走过的道路做了思考,对全县业余戏曲创作队伍、民间自乐班演出队伍做了调查,专门邀请召开了省、市、县、大专院校与礼泉小戏相关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参加的智库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然后一步一步做脚踏实地的工作。

首先,以有经验的重点作者为骨干,吸引并鼓励广大业余戏剧爱好者进行创作。并同时深入到最基层,把准备在全县开展小戏汇演的消息告知每个乡镇,希望他们能够发现人才,积极参与。在此同时先行一步,瞅准具有生命力的、比较成熟的剧本组织人力排演尝试。由此也启动了“小戏之乡”的命名申报工作,得到省市文化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排出的第一个小戏叫《生死状》。这个真实的故事,是秦汉战鼓的负责人黄建民一天到咸阳图书馆告诉文化学者梁澄清的。梁澄清本来就十分关注民间文化,他从这则动人的故事立即敏感地悟觉到一个更为深层的话题——民间文化的消亡、抢救和人民群众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立马写成一篇文化随笔《生死状》。在掌旗寨进行演出,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礼泉县文体局便用这则小戏作为领头羊,带动其他戏曲活动。年底,县上对所创作剧目分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又激发了戏剧作者的积极性。在去年全省小戏调研中,礼泉县获得各种奖励32项,文化局获得组织奖。

历史的机遇,巨大的动力

在全县小戏编演活动的高潮中,文化部命名礼泉县为“中国民间艺术(小戏)之乡”,更加坚定了礼泉小戏“继承传统,面向农村,自编自演,服务基层”的方向、道路和信心。艺术节开幕,为突出开放性、实用性,方便群众,舞台不选择剧院,而是在露天文化广场搭建,共为群众演出5台戏曲节目。

小戏艺术节之后,全省的小戏改稿会在礼泉县袁家村举办,县上又专门为来自全省各地区、包括大专院校的学生演出一场自己新创作的小戏,让改稿会内容更加多彩。紧接着全省的改稿会,本县的改稿会也将召开。为此,县文体局已经筛选编印出《礼泉小戏剧本》(一),从近50个剧本草稿中选择小戏20个、大戏一个,为作者和基层乡镇提供参考或者演出的剧本,希望在演出实践中继续磨合修改。根据文体局的安排,在继续发现新作者和新作品的同时,全县还将集中智慧人才,对具有修改前途的剧本用心打磨。同时扩大培养和完善村镇一级的自乐班社演出队伍,鼓励扶持他们担当排戏和演出的任务,并按照政策给予必要的补助和扶持,让其真正扎根民间,服务基层,让老百姓真正能够享受到来自身边的文化,让“小戏之乡”这张文化名片,不但举得起,唱得响,而且根也扎得牢;让“自编自演”的小戏传统,代有传人;让小戏精神,根深叶茂,岁岁长青。(B)(11)

新闻推荐

突出适地适树生态优先 整合项目加快造林绿化 咸阳市为旱腰带披绿促进经济良好发展

本报讯(记者蒋增科通讯员吴永民李志轩)自从市委、市政府将旱腰带地区作为扶贫攻坚重点后,市林业部门依托行业优势,结合区域特色,夯实生态基础,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杂果经济林等能使群众尽...

礼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礼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