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十年真情,回访新闻当事人 17岁了我好想看看外边的世界
好心人送给鹏鹏的小狗是他最大的快乐源泉。
平时,鹏鹏会和寺庙里的师父一起料理庄稼。
本报记者 马沅聪 实习生 秦冬璐
鹏鹏一岁时失去了妈妈,从此一直和体弱多病的父亲相依为命,出生时左眼睑长出的囊肿因为无钱医治,一直伴随着他。为了和爸爸吃饱饭,他常常在超市门口乞讨。
2008年,当一群充满爱心的咸阳义工遇到这个可爱又可怜的13岁孩子时,积极筹款,希望看好鹏鹏的眼睛,让他能够尽快走进校园和别的孩子一样读书。
鹏鹏,妈妈在他一岁多的时候就去世了,从一出生左眼睑上就长了囊肿,但是由于家庭的贫困而无力负担治疗费用,一直没有进行任何治疗。
转眼13年过去了,2008年,由于父亲体弱多病不能从事正常的劳动,父子俩的生活日渐艰难,鹏鹏经常迫于生计到超市门口要饭,眼病也越来越严重,已经开始影响视力,并且因为这个眼病和贫困,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治病和上学对于鹏鹏来说那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
然而,幸运的鹏鹏遇见了一群热心的阿姨和叔叔,2008年,在咸阳义工的积极帮助和本报的关注下,鹏鹏不仅去西京医院看了病,而且踏进了梦寐已久的校园。如今鹏鹏的生活怎么样?他有什么样的愿望?11月23日,本报记者在礼泉弥陀寺见到了已经17岁的鹏鹏。
西咸两地义工联手,让鹏鹏如愿读书
11月23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了咸阳义工蓝色月光(网名),说起鹏鹏,她记忆犹新,“从2008年关注鹏鹏后,这几年我们还经常去看他。”蓝色月光告诉记者,当时,到西京医院经过三次专家会诊,确诊鹏鹏的病是血管纤维瘤病,对于这种病的治疗在国际上是个难题。专家指出,鹏鹏的病手术的效果不大,而且术后还会复发,所以不建议手术。“随后,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通过与鹏鹏父子俩人的交流沟通,大家决定将帮助鹏鹏的方向,从给治病转向改善其父子的生存状态和帮助鹏鹏上学,父子俩十分同意。”蓝色月光说,经过商量,大家为父子俩买了辆人力三轮车,让父子先以此为生,后把剩余的一万多元爱心款全部给了鹏鹏的父亲,由他支配。
记者了解到,经过咸阳义工的努力,鹏鹏最后在礼泉县弥陀寺旁边的一所小学读书,平时就在弥陀寺里生活,师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父亲因为身体很差顾不上鹏鹏,就用剩下的爱心款自己生活。“鹏鹏一直住在弥陀寺,师父们对他也照顾有加,生活得衣食无忧,但是两年前鹏鹏的父亲回了甘肃老家,一直无法联系上,现在就剩孩子一个在这里。”蓝色月光说,这几年他们都会常常去看望鹏鹏。
越长大,越想去外边的世界看看
记者在礼泉县弥陀寺见到鹏鹏时,他正和寺庙里的成仁师父忙着给田里浇水。比起4年多前,如今17岁的鹏鹏俨然已经是个小伙子,个头长高了,身体看着也结实了,但是,左眼的肿瘤也长大了不少,几乎完全遮住了眼球。“这些年在弥陀寺生活挺好的,师父们都对我挺照顾。”鹏鹏告诉记者,2008年,在义工叔叔阿姨的帮助下,他总算如愿进入学校读书,因为学校就在弥陀寺旁边,所以平时就住在寺庙里,由这里的师父们照顾生活,“但是,上到三年级时,学校就停办了,而且父亲回老家没了联系,我就一直在弥陀寺生活,帮助师父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说到父亲,说到读书,鹏鹏有些哽咽。
“孩子来时年龄小,大家一直都很照顾他,而且鹏鹏虽然话不多但是很乖巧,大家也很喜欢。”成仁师父说,前段时间鹏鹏因为一直惦记没有消息的父亲,再加之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也有想去外边闯闯的愿望,“他年龄还小,又没读多少书,更没什么社会经验,而且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所以,虽然我们理解孩子的想法,但是并不支持,唯一希望这些一直关心鹏鹏的好心人能联系到他父亲来看看孩子。”成仁师父说到。
记者在鹏鹏居住的小屋看到,靠近床边的桌子上摆着基本佛学书籍和一本新华字典。“虽然只念到三年级,但是我学会了查字典,所以,平时看佛书时,遇到不会的字都会查字典解决,现在我已经能认识很多很多字了。”在鹏鹏的床下卧着一只乖巧的小狗,鹏鹏说它叫乐乐,是好心人送给他解闷的,“在这里生活虽然不愁吃穿,很平静,但是没有朋友,我想念爸爸,更想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鹏鹏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外边无限的憧憬。(D)(3)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鹏彭存才记者辛建斌)礼泉县教育局、教研室近期组织一支业务强、水平高的教育专业人员,由县局教育科、教研室领导带队,分初中、小学两大组,对全县义务段中小学学校构建高效课堂、学生自主管理...
礼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