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位老师三个娃 五人“学校”坚守小山村

咸阳日报 2011-12-22 00:02 大字

本报记者 沈广睿 李石

没有明亮的校舍,没有整洁的桌椅,在这所“学校”里甚至听不到上课的铃声,如此简陋的条件也没能阻挡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12月19日,记者在礼泉县石潭镇上石村村委会意外发现了一个只有五个人的“学校”。

三合板“黑板”

操场上光秃秃一片,甚至没有一面国旗。如果不是有一个没有篮环的篮球架和一个残缺不全的水泥乒乓球台,根本想不到这里是孩子们课余活动的地方。此时“咚咚咚”的上课钟声敲响了,随后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操场旁边的两间瓦房传来。

拨开门帘,3个一脸稚气的孩子挤在一条长凳上,目光紧跟着老师的教鞭在认字。由于没有取暖设施,一个孩子冷得双手筒进了袖筒里,另外两个孩子脸蛋冻得通红,可依然目不转睛盯着一块刷黑了的三合板“黑板”,丝毫没有发现记者进来。老师的教鞭在一块小黑板上比划着,三个学生大声地念着,“勤奋,勤奋”“学习,学习”,清脆的声音回荡在这间不足15平方米的教室里。

几个馒头就是午饭

航航是三个孩子中年龄比较大的一个,今年8岁,父母都外出打工。小家伙腼腆地告诉记者,如果去镇中心小学上学,要独自走3里路,现在只能在村里的教学点上课。

趁着课间休息,王老师带着记者“参观”了“学校”的食堂,掀起教室“套间”的门帘,记者看到所谓的“食堂”,其实只是一间十几平方米大的简易厨房,案上摆着几个锅碗瓢盆,一位老师正在炉子上热馒头。王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家都比较远,早上来的时候都带着干粮,中午给娃们一热,凑合一吃省得来回跑浪费时间。

“这台电脑是县教育局送来的。”王老师指着厨房里的一台旧电脑说,因为教学点没有什么体育器材,课间休息时这台电脑就发挥了大作用,通过网络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

王老师说,这个教学点目前有3个学生,两个老师,这三个孩子都是一年级学生,她只代语文、数学和思想品德。由于县城距离这里比较远,所以专设了这个教学点方便娃们接受教育。(D)(4)

新闻推荐

上接版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件同

(上接A1版)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0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10件。同时,礼泉加强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5起,新发6起命案全部破获。县公安局通过开展“清网抓逃”行动,共抓获各类...

礼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