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工艺变大产业 妇女手中“变”三亿

咸阳日报 2011-03-07 00:20 大字

近年来,咸阳市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妇女劳动力就地转移,妇女们在平日劳作之余进行各种手工艺品制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本报讯(记者 孟利明 刘伟)记者从咸阳市首届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上获知,此次大赛在相互促进技能的基础上,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局面,而且随着咸阳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已经成为广大城乡妇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

目前,全市共有剪纸、刺绣、布艺、手织布等手工艺品经济合作组织(协会)30多个,从业妇女42000多人,涌现出一大批荣获国际、国内大奖的妇女手工艺品大师,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咸阳手工艺品产业起步早、分布广、品种多,经历了自发生产、能人组织、妇联推动、区域发展四个阶段。自古以来,咸阳妇女就有制作手工艺品的传统。本世纪之初,礼泉县叱干乡成立了“纤手”手织布公司,很快形成了开发、加工、销售的规模化生产。参与妇女由几人、几十人很快发展到几百人。2004年以后,武功的“苏绘”手织布公司应运而生,不断壮大。兴平、乾县、礼泉、秦都等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妇女手织布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妇女不断增加。2006年以来,旬邑、长武、永寿、淳化等县先后成立了妇女刺绣、剪纸等手工艺品经济合作组织。各种手工艺品生产使农村妇女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取得了精神和文化的双丰收,妇女手工艺产品也成为妇女组织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的好项目。咸阳市各级妇女组织主动承担起组织、协调、宣传、培训等任务,大力宣传表彰优秀创业女性以及各类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有效促进了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C)②

新闻推荐

有水浇不起 千亩良田喊“渴”礼泉石潭乡杨家村村民急盼清流能够灌溉到田间

蔬菜被"渴"得枯黄。本报讯(记者毋佳欣实习记者李石唐凯贾一丁)“过去放一小时水能浇灌两亩果园,如今一小时只能浇六棵果树,水费没涨,管道没改,但就是浇不起地。”连日来,礼泉县石潭乡杨家村千余亩农作物...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