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交流训练法深入语文教学

咸阳日报 2010-12-15 13:32 大字

礼泉县教研室 苟静

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课堂教学行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综合体,在有效教学的这个大环境中,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新的教学法——交流训练法。所谓交流训练法,就是教师尽可能少地讲析,把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思考、讨论、做练习。

第一,明确目标,围绕目标设计讨论题目和练习题。

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语文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例如,同样是鲁迅小说,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社戏》应以“景物描写如何烘托中心思想”为教学目标,《一件小事》应以“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的作用”为教学目标,《孔乙己》应以“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为教学目标。

第二,大胆质疑,通过交流完成这堂课的讨论训练题。

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20多个问题,然后,从字词、情节、背景、人物、主题、写法上分类组织讨论,对那些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问题与发言及时表扬与肯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当达成一致意见后,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第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练题的兴趣。

如果一堂课,始终一本正经地讨论问题,枯燥地做练题,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训练法。创设情境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我在讲《勇气》一文时,就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剧的表演——当美国士兵脱险后,他会与因为救他而失去丈夫的法国女人有怎样的对话?这一设计一下子打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第四,适当点拨,引而不发。

交流训练法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常常会在讨论和练习中遇到“拦路虎”,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点拨是为学生指点迷津,为学生的思维拨正方向,开拓思路。但点拨不是“揭示谜底”,而是点而不“答”,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探胜”的余地。经点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第五,解放思想,不怕课堂里“闹哄哄”。

课堂里闹哄哄是传统教学法最犯忌的。学生全神贯注听,认真记,除老师讲课声,只有沙沙记录声,这是过去语文教师追求的最佳状态。但交流训练法却反其道而行之,讨论时力求闹哄哄,闹哄哄正说明了学生已进入了角色,讨论已渐入佳境,学生身上蕴藏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正在被激发出来,他们的语文能力正在闹哄哄的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中潜滋暗长着。

新闻推荐

一枝奇葩耀山村费新伟

2009年3月,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慕名来到礼泉县袁家村与村民联欢;2010年9月,泰王国亲王及王妃殿下亲临礼泉县袁家村观光考察;2010年9月,世界华人华侨华商联合总会执行主席梁海洋先生参观礼泉县袁家村新农...

礼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礼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