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变身新农民
本报记者 贾维 张向辉
“哥们几个,兄弟想干件大事。”
“真的假的?”
“回村上,从蔬菜大棚开始,建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我入股。”
“带上我。”
“从教育跨界农业,初心是什么?”听到记者提问,田兆翻出了2020年5月16日他和明亮、焦赵刚的微信聊天记录。令田兆也没想到的是,他们三人还真凭借这股子热情将蔬菜大棚干得风生水起。
2021年3月29日,记者如约来到田兆和朋友成立的时和岁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个位于渭南经开区龙背街道北陈村的蔬菜基地。只见远处袅袅炊烟从民居房顶升起,四周是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上是一个个蔬菜大棚,村民三三两两走在水泥铺就的干净整洁的田间小道上,有说有笑地朝着蔬菜大棚走去。掀开帘子,一片碧绿的青菜映入眼帘,远处的茄子、油麦菜、空心菜也郁郁葱葱,焕发出勃勃生机,洋溢着浓浓春意……
田兆,辅导机构物理老师;焦赵刚,城市辞职的白领;明亮,心怀梦想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就这样从零开始,当起了“90后新农民”。
“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田兆说,为了更快适应新角色,他们跑遍了陕西、山东、河南等知名蔬菜大省,拜访了泾阳蔬菜公园、新野县绿健蔬菜育苗基地、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各个园区建设情况、合作社发展以及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商业模式等先进经验令他们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说干就干。2020年6月,三人带着学回来的先进经验为自己的蔬菜基地选择了满意的地理位置——地处渭河一级阶地、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经开区龙背街道北陈村,流转85亩土地,种起了莲花白、紫甘蓝、贝贝南瓜……初步建起了蔬菜冷棚。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感受第一波新鲜蔬菜成熟的喜悦,就发现蔬菜叶子全是虫洞,三人一下子慌了神。
“糟了,全赔了。”田兆说,当时他愁得整晚整晚睡不着,就蹲在棚里研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深夜,窸窸窣窣的动静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是蜗牛!蔬菜大棚紧邻玉米地,下完雨的湿润天气让这群小家伙全都跑了出来,一股脑钻进了蔬菜棚肆无忌惮地啃食着。
田兆在棚外撒上了药,嗅见气味的蜗牛远远躲开了大棚。不放心的他还恶补了不少大棚蔬菜培育技术,除了蜗牛,其他灌溉、温度、通风等问题也一并解决掉了。再之后,三人终于迎来了第一波收获期,仅是2020年9月初,蔬菜日产量就达到了2000斤,渭南主城区各市场、超市里已经供应上了他们的新鲜蔬菜。提及此事,三人冲着彼此满意地笑了。
严把质量关,提高产品品质,把健康的产品送给千家万户,为农业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三人一直坚持的创业理念。
如今,他们的蔬菜基地里已经发展了多种产品,农忙时务工人员近30人,11人长年务工,其中10人是脱贫户。作为村里发展蔬菜种植的先行者,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还带动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前不久,田兆还提交了扶贫产品认定资料。“我期望不久后,由我们种下的蔬菜可以搭上‘消费扶贫’的列车,进入扶贫超市,让新鲜的蔬菜成为连接种植基地、农户和市场的纽带,送到千家万户。”
眼下,蔬菜基地里的莲花白即将成熟。“到时候一天的产量就有1万斤,肯定有不少村民要加入我们的蔬菜基地,又要忙起来了。”田兆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河)3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泾阳)工作站在泾阳县兴隆镇天润酒庄正式揭牌。葡萄酒学院(泾阳)工作站的...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