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陕西种业突围战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选育的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陕单650、陕单636和陕单620,实现了籽粒机械直收、亩产过吨。(资料照片)
?鲜食玉米品种筛选展示田。(资料照片)
?小麦良种展示。(资料照片)
?陕西省组织的小麦品种审定试验田鉴定。(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陈新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赵洪璋、李振声等老一辈育种家开创小麦杂交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基础理论和育种技术,先后育成“碧蚂一号”“丰产三号”“矮丰三号”和“小偃6号”等小麦品种,主导了我国黄淮麦区4次品种更新换代;“中国杂交油菜之父”李殿荣选育的“秦油二号”油菜品种先后推广到黄淮、长江流域的15个省市,占到全国1/3的市场份额……
陕西省自主育种工作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从目前整体现状来看,陕西种业发展水平在国内仍处于靠后位次,与先进省份仍有较大差距。“科研强、种业弱”的尴尬现实,让陕西种业的突围之路,显得任重而道远。
壁垒之困
“陕西种业在品种选育推广方面,曾以科研单位众多、育种力量雄厚、种质资源丰富、学科齐全、专业配套而享誉全国,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1月27日,谈起陕西省种业取得的成绩,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副处长翟军海很是感慨。
在经济作物品种选育方面,陕西省先后培育和推广了秦白系列大白菜、秦美系列猕猴桃、户太8号葡萄等一大批经济作物新优品种。这些品种的推出,对陕西省乃至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做出过重要贡献。
然而,翟军海却遗憾地说:“近些年,陕西省有突破性、有竞争力的品种还是比较缺乏。”
陕西种业发展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翟军海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企业创新实力不强;二是科研资金投入不足;三是育种创新手段落后;四是研究成果转化不高。
“一方面,省内科研单位和种企之间,以及种企之间,存在种质资源共享不足;另一方面,国内、国际种业企业在管理、技术和人才具有优势明显,省内种业企业在这些层面上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还很多。”翟军海认为,这是目前陕西省种业亟待突破的两大壁垒。
创新之艰
近20年来,全球种子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世界种业企业之间的兼并、组合、重组不断上演。我国作为第二大种子市场,随着2000年首部《种子法》的问世,以及一系列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文件的相继出台,国内种业格局开始实现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轨,一个个规模雄厚的种业公司渐次崛起。
反观省内,在现有的44家省级颁证种企中,尚未有一家部级颁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其中,70%的品种由各类科研教学单位育成,而企业自行选育且推广壮大的新品种几乎为零。
“创新是每个种子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种子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陕西大唐种业公司董事长卜建军对创新的重要性可谓感同身受。作为深耕种子行业近20年的一家陕西本土公司,其先后被评定为“中国种子协会AA级信用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旗下现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6个,独占生产经营权品种5个,营销网络更是遍布全国18个省市。
目前,由陕西大唐种业公司独创的“加工企业+收储企业+大唐种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把农户和杨凌的科研成果紧紧联系,实现了共享共赢的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来,陕西省共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434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215个,引种备案品种585个,退出品种389个。
“2018年,全省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种子企业研发投入共计2000万元,不足经营额的4%。资金投入过少制约了育种研发创新,已成为育种创新的‘短板’。”翟军海认为,陕西省商业化育种、品种试验机制的发展还很滞后。
破局之道
“科研上,我们采取自育式和开放式育种的方式,分别在杨凌、海南、泾阳建有3处研发中心,同时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年加大研发投入。在推广环节,我们针对合作农户,推出水肥药管理指导服务,保证好种配良法。”卜建军认为,种业企业必须有“跳出陕西”的思维,放眼全国跟高手比,那种小富即安的想法必须摈弃,否则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陕西登海迪兴种业总经理王国兴也认为,陕西种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同外地同行间的交流。作为陕西省首家进行市场联合的种企,该公司和中国种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合肥丰乐种业合作,通过他们的平台把“陕科”品牌推向市场,并与山东登海种业成立合资公司,又与隆平高科合作进行优异种质资源授权使用,使该公司在行业内不断冲上新台阶。
近年来,陕西省确定了打造以“杨凌农科”为核心的“旱区种业硅谷、西部种业之都”目标,杨凌示范区每年拿出1000万元设立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种业发展。目前,该区已在全国18个省建立了200多个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今年3月7日,全省种植业和种业工作会议上提出:陕西省将深化种业发展体制改革,推动科研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相分离,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加快种业科研体制改革;鼓励企业与具有育种优势的科研单位联合,组建商业化育种攻关联合体。在种业改革渐入深水区,诸多利好因素汇聚下的陕西种业突围之战,正在悄然打响。
新闻推荐
第五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刘氏宫廷御宴 制作技艺陈列馆开馆
本报讯(记者张志杰)11月16日,第五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氏宫廷御宴制作技艺陈列馆在泾阳县口镇山底何村梁家组...
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