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率 ——陕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报道①

陕西日报 2017-02-07 00:00 大字
联合收割机驰骋麦田。

农民收获小麦。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本报记者 苏同敏

刚刚过去的2016年,陕西省加大关中地区粮改饲步伐,将奶牛养殖大县泾阳县、临潼区和陇县,列入粮改饲试点,每个县鼓励发展5万亩青贮玉米。由过去收获玉米籽粒到如今全部改为青贮玉米,不仅省去了加工环节,还有利于奶牛健康生长和增加产奶量。

2016年以来,陕西省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坚持有调有保、有扩有压,向主要口粮、紧缺品种、特色产品调整;一手抓绿色节本生产,一手抓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加强耕地质量、科技创新、装备水平、服务体系等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综合产能和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益。

  问题:主要口粮缺,有效供给低

据媒体报道,2015年国庆节期间,很多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不惜以每公斤三四百元人民币的“天价”,抢购日本所谓的优质大米。而国内的普通大米每公斤不过几元钱,优质大米供给远远不足。

这种有效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在陕西省同样存在。近年来,陕西粮食连年丰收,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存在结构性短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价格一路狂跌,“倒挂”严重。主要口粮小麦、水稻缺口不断扩大,市场所需的优质小麦、饲料玉米供给短缺。农产品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在农业专家看来,这种结构性短缺,说明陕西省粮食产业布局结构不优,从而导致了产品供给质量不高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产业布局结构不优。陕西省粮食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没有完全匹配,高需水型玉米在陕北渭北旱区种植规模偏大,陕北农牧交错带优质饲草饲料种植规模难以支撑草食畜牧业发展。同时,产业内部品种单一、结构雷同,小麦、水稻对外依赖度高达25%和45%,特别是优质专用品种缺乏,供给层面的品种调剂成为常态。

产品供给质量不高。陕西省农业发展的优势在特色,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培育相对滞后。关中灌区强筋小麦种植规模不足150万亩,陕南二级以上籼稻仅占3成;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足5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5个百分点,小麦、稻米、马铃薯等大宗粮食的主食产品成品加工转化率仅3%;农业生产追求产量、不讲质量,注重数量、不求品质,化肥、农药施用量超出推荐用量的30%和80%;农业品牌年度注册量仅占商品品牌的1/6,品牌化消费份额不足1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滞后,市场鱼龙混杂、良莠难辨。

市场竞争优势不强。生产要素价格增长,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小麦、稻谷、玉米生产成本年均增幅达到10.5%,优势特色产业进入高成本阶段。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持续“倒挂”,配额之外的“非必需”农产品大量进口,加重了对传统产业的市场冲击和需求抑制,正在向陕西省优势产业传导。人民群众膳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善,粮、菜、肉蛋奶的消费结构由8:1:1调整到4:3:3,优质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消费潜力,然而符合需求的中高端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表示,这种普通农产品偏多而优质农产品或特色农产品偏少的矛盾和问题,亟待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粮食发展质量。

  改革:“增保减”相结合,优化内部结构

2016年1月24日,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现任省委书记、时任省长娄勤俭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第三部分“2016年的主要工作”中第一条就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毫无疑问,这里所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涉及农业领域。

过去的一年里,陕西紧抓一切有利时机,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增、保、减”结合,优化粮食内部结构,构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粮食作物的重点是优谷物、保口粮,稳定800万亩关中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180万亩陕南优势水稻,发展渭北旱地正茬小麦,建设陕北高产马铃薯基地,保障口粮安全。渭南市富平县、宝鸡市陈仓区立足结构调整,2016年秋播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富平县播种10万亩,陈仓区播种5万亩,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经济作物主抓果菜茶,扩大设施规模,发展时令瓜果,实现产业扶贫目标。饲料作物按照以养定种、养殖结合的要求,发展优质饲草。全年压减玉米面积80万亩,发展青贮玉米100万亩,解决养殖饲料,减轻库存压力,立足粮菜兼用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陕北高产高效、陕南冬早播两大板块马铃薯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给,离不开对优质耕地的保护。近年来,陕西省持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快耕地建档立卡,在耕地提质量提产能上打基础。突出粮食功能区建设,持续打造陕北长城沿线、渭北旱原、关中灌区、陕南川道区四大粮食功能区,四大粮食功能区产能占到全省粮食总产的75%以上。2016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虽然比“十一五”末的4740万亩减少了137万亩,但总产量却从1165万吨增加到1228.3万吨,净增了63.3万吨。通过科技投入,粮食单产也从245.8公斤提高到266.8公斤。粮食产能持续多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粮食安全的基础不断巩固。

省农业厅厅长白宜勤说:“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我们将坚持粮食安全为基础、发展特色为引领、保护生态为方向,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确定目标产量,注重产品质量,划定最佳产区,提高资源环境匹配度,加快形成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目标:提高综合产能,提升供给质量

2016年,省农业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进行了深入扎实地调查研究。调研后,省农业厅上下,特别是在厅长白宜勤的心中,进一步深刻感受到,“十三五”陕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应是简单的面积增减,而是在遵循“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产业布局的调整,供给结构的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供给效率的提高,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形成供给与需求匹配、生产与消费对接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优化粮食品种。口粮方面,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发展适合主食产品开发和高淀粉马铃薯;发展工业加工专用玉米、青贮饲用玉米,发展适度规模种粮,提高农民种植效益。

优化区域布局。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生态等因素,确定不同区域的种植模式,打造粮食四大功能区,实施板块化推进。关中灌区重点建设小麦—玉米一体化超吨粮田,适当发展青贮玉米;渭北旱原重点发展正茬小麦,实施覆盖栽培、节水补灌技术;陕北农牧交错区适当调减高需水的玉米面积,扩大马铃薯、豆类面积,增加饲草种植面积,实施种养结合;陕南建设稻油一体化高产高效粮油基地,发展优质稻米、“双低”油菜。

转变生产、经营和资源利用方式。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为引领,依托科技进步,促进单产和质量效益提升。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种收机械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实行用地养地结合,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为路径,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以陕北地区为重点,扩大马铃薯播种面积,选育主食加工专用品种,推广脱毒种薯、起垄覆盖栽培等高产技术,推行机械化生产,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马铃薯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推进主食产品开发,支持马铃薯全粉、淀粉加工企业,实行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产业发展。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陕西省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粮、经、饲比重调整到45∶35∶20,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0%以上;农业一、二、三产的比重达到65∶20∶1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效率、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咸阳市中心医院医疗专家看望老红军

????医务人员正在向老人讲解健康保健相关科普知识阳光讯(高亚朝宋妮记者张凯文/图)咸阳市中心医院9月6日~7日,安排二十余名专家名医组成医疗组,赴泾阳县三渠镇、渭城区、驻咸阳新疆干休所,对孙乾、寇...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