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才知道它有多么厚重——访《泾献文存》标注者冯日乾

咸阳日报 2014-05-28 00:43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永杰

年逾七旬的著名杂文家、退休老教师冯日乾先生,利用两年多的时间,遍翻资料,孜孜以求,精心标注泾阳县明清两代乡贤的文集《泾献文存》,《泾献文存》标注本在2014年的春天出版问世,这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一件喜事,那么,标注本《泾献文存》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籍,现在重新标注出版,意义何在?记者专访了冯日乾先生。

问:冯老师,你是《泾献文存》的标注者,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文存》这部书?也请顺便解释一下书名,因为我注意到书名中的“献”作“文献”讲好像有点不顺。

答:《泾献文存》是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出版的一部泾阳县明清两代乡贤的文集,由辛亥革命志士、泾阳县桥底镇柏家村人柏堃主编,省通志局总纂宋伯鲁、泾阳知事(县长)王兆麟和柏堃三人作序。

《文存》共收入文章472篇,分十八卷,泾阳籍作者305篇为正编(十二卷),非本邑作者写泾阳人和事的为外编(六卷)。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中期到清末泾阳县大批能臣廉吏、直士名儒如吕潜、郭郛、魏学曾、李世达、张鉴、牛应元、雒于仁、王徵、徐法绩等等的生平业绩,道德华章,还涉及本县的历史、山川、水利、文化教育、风土民俗,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上疏、论、考、辩、记、传、序跋、书信、祭文、墓志等等,无体不备,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献资料。

书名“泾献文存”的“献”当“贤人”讲,即我们常说的“先贤”、“乡贤”。如果作“文献”理解,那就与“文存”的“文”重复了。古时“献”特指熟悉掌故的所谓“贤人”;“文献”则指古代文籍和熟悉遗闻旧事的人,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意思。

问:你已年过七旬,决定做标注《文存》这样繁难的事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此前,你曾写过地方史传《乱世红白黑》,《晚明奇士:王徵》完稿后又紧接着搞《文存》的标注,这几件事之间有关联吗?

答:你说的这三件事之间确有很密切的关联,可以说是出于同一考虑。步入晚年以后,我决定把有限的心力付与对昔年往事的清理,或者说对历史的回望。《乱世红白黑》就是在追踪家乡上代人的记忆,一种相对宏观的记忆。此后,我想补补过去因穷忙而耽误了的一门必修课,即对泾阳历史文化较深入地了解,所以长时间沉浸在心仪已久的旧县志和《泾献文存》里。结果是,我真切地感到了自己原先的贫乏,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挚爱却加深了一层。

独特的山水赋予泾阳人独特的性格:山一般峭直,原一般厚重,水一样奔流到海不复回。他们世代辛勤劳作,顽强拼搏,前赴后继,与时俱进,创造了堪称灿烂的历史文化。单说有明一代,泾阳先后出过六位尚书:李昶、魏学曾、张问达、李世达……出过三位上了《明儒学案》的著名学者,出过可与徐光启并论的科学家王徵,等等,所谓“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云云,不再是到处可用的浮词套话。让这些文化遗产尘封在发黄的故纸堆里,太遗憾。我甚至觉得,作为泾阳大地的子民,一个终身从事教育和文字工作的人,不为弘扬先辈的精神尽一份力量实在是愧对前贤。《明史》没有王徵传,我以为这是历史的缺憾,因而决定为王徵立传。

《泾献文存》是文言文,繁体字,竖排本,没标点,一般读者阅读起来有很大困难,我早希望能有人标注后重版,以广传播。当县档案局李新荣同志要我承担标注任务时,我真的感到学力不足,精力不济,不敢接手。但他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放下不搞又太遗憾,我为他想为传承地方文化干点实事的精神所感动,也就顾不得许多就答应了。

问: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事,一定很艰苦吧?

答:艰苦程度行外人难以想象。首先是自己旧学基础差,理解文字本身已够吃力,书中涉及的天文、地理、丧葬礼仪、古人哲思、历史典故、上古文献、神鬼理念,许多知识我都存在盲点。其次,书中不少内容是地域性的,通用的工具书根本帮不了忙。(下转B3版)

新闻推荐

泾阳五举措促经济稳中提升

本报讯(孙涛)今年以来,泾阳县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紧紧扭住抓规划、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抓服务等五项措施,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增速和总量,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借助大平台...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