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条渠 一座碑 ——缅怀李仪祉先生 赵筱

咸阳日报 2014-03-19 23:19 大字

他生于蒲城,葬于泾阳。缘于一条渠,泾惠渠。他就是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

李仪祉这个名字我从小就听过。我家在桥底镇,浇地用的是泾惠渠的水,泾惠渠就是李仪祉修的。

李仪祉墓在与桥底相邻的王桥社村,也就是泾惠渠分水闸。我上学时骑自行车去过,大门和关中很多普通农家的大门一样,两扇对开的黑漆木门,门两旁是于右任先生手书的挽联“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

重修的李仪祉墓颇为壮观,值得一去。2012年的国庆节,我再次参观了久违的李仪祉墓。

上关中环线,一路向西,过了桥底不久,就发现路北就赫然立着一座碑,“李仪祉纪念馆”几个金色的大字在太阳下闪闪发光。重修的李仪祉墓包括2000平方米的纪念馆、水景广场、水文化大道,原墓冢也进行了整修和高标准绿化。

踏上拱桥往桥下看,才发现桥就架在泾惠渠上,这真是“未见其墓,先见其桥”。纪念馆前立着李仪祉先生的雕像,他好像深情地注视着眼前的泾惠渠,注视着渠水灌溉的万亩良田。我想,先生泉下有知,应该感到欣慰。

纪念馆共两层,一层中央厅是通过光电控制的沙盘模型,讲述李仪祉先生兴建“关中八惠”的场景。古代水利展区以历代引泾灌溉为主线,通过历史文献、图标、模型等形式全面反映三秦悠久的治水历史和丰富的治水经验。近代水利展区以人物纪传形式,以李仪祉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反映陕西近代水利取得的突出成就。二层展区反映新中国水利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主席的这句话我记忆最深。李仪祉纪念馆不仅讲述了李仪祉的生平事迹,它也是一座陕西水利博物馆。

于右任手书的挽联“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在高大的石牌坊两侧熠熠生辉,传达着世人对这位水利大师、一代贤哲的缅怀之情。

墓冢周围进行了绿化,树木森森,翠竹环绕,陪伴着这位为人民呕心沥血的老人。墓冢周围彩带飘飘,表达了党、各级政府各单位人士对这位老人的深切怀念。

参观途中遇到当地的一位老百姓,他对我们说:“李仪祉对我们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贡献太大了,我们不会忘记他。”

李仪祉,我只知道他是一个水利专家,只知道他修了一条泾惠渠。出身农家我深知渠对农业的重要性,正如毛主席说的,“水利这些就足让我永远记着他。

一条渠,一座碑,一方百姓念着你,先生。

(作者单位:泾阳县太平中学)(E)②

新闻推荐

创业坐标上的圆梦之旅——记80后创业 女青年申金萍

本报记者刘计划赵鹏十多年前,她还是白手起家的农村姑娘,现如今,她成为了拥有一家年产值千万元的公司、不断回馈社会的女企业家,她就是申金萍。“人生在于不断追求,把关爱留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身...

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