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郑转梅家的“悠闲”生活

咸阳日报 2014-03-25 23:19 大字

郑转梅和大儿子正在忙着采摘。 郑苗裔 摄

本报记者 郑苗裔

上百个新式日光大棚遍布在棋盘形的田地里,鲜红而诱人的西红柿一筐一筐堆放在路边,忙碌的人们,正在将西红柿搬上卡车,吆喝声、嬉笑声不绝于耳……这是泾阳县云阳镇花马村人们的生活景象。

“西红柿已经熟了,大家都很忙。”技术员杨义坤说,大多数时间里,因为大棚里的活比较少,花马村村民生活都很悠闲,只有在收获的季节才能看到这种繁忙的景象。

提起花马村温棚西红柿种植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花马村率先在泾阳县内掀起大棚蔬菜种植热潮。并依靠蔬菜种植,带动全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全县设施农业前进的步伐。

“以前的温室大棚虽然来钱快,但管理方法比较落后,费时费力,菜苗一种下,要一直忙碌好几个月,别想有闲时间。”村民郑转梅说。在一座新式的日光温棚里,郑转梅一边和藏身蔓间忙碌的大儿子唠叨,一边拎着竹筐采摘西红柿。

去年,郑转梅家舍弃种植10多年的老式蔬菜温室大棚,在县里的号召和帮助下,投资兴建了5座新式日光温棚。虽然新式温棚前期投资大,但县里给提供1年无息贷款补贴,所以资金的缺口问题不大,新式温棚后期投资小,管理方便、简单,保温性好,配套设施先进,比老式温棚有着诸多的优势。

泾阳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万说,为了配合新式日光温棚的推广,中心专门引进膜下微喷技术,并免费提供给菜农,只此一项,就大大减小新式大棚日常管理的工作量,还特别省水。

“除了种苗、缠蔓、采摘需要请人帮忙,浇水、卷帘、换气这些日常管理工作我一个人就能完成,很轻松。”郑转梅说,因为种菜简单,平时家里只靠她和爱人就能照顾过来,两个儿子都有手艺,在外工作,极少需要回家帮忙。

虽然干活比较轻松,郑转梅能经常空出闲余时间去干别的事,但新式温棚赚起钱来绝不“含糊”。据她估算,一个棚一年只种一季西红柿能带来近6万元的收入。现在,她家里共有5个新式日光温棚,都种着西红柿。

采访当天,碰巧村里有人家办喜事,郑转梅全家都要去帮忙,但采摘工作尚未完成,她便催促大儿子加快速度干活。

“以前,有姑娘要出嫁,一提起男方家是花马村的,都不愿意来,为啥?那是因为种菜累!现在,再也没有这档子理由了,附近姑娘都很喜欢嫁给我们这的小伙。”提到办喜事,郑转梅乐呵呵地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两个儿子早日成家。(B)(16)

新闻推荐

泾阳 出台措施保校园安全

本报讯(宋伟记者景东旭)近日,泾阳县教育局召开了4月份校园安全工作例会,出台6条有力措施,确保春季全系统安全稳定。继续深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校车安全检查和学生托管机构清理整顿“三项整治活...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