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凝固在黄土地上的古老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渭北下沉式窑洞

咸阳日报 2013-03-26 23:39 大字

王佳梅 本报记者 孟利明 实习记者 任莹

渭北是我国区域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被尊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不但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在建筑史上独创了令世界为之瞠目的“地下式宫殿”——下沉式窑洞,这种非常古老的民居形式,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依偎着大地,下沉式窑洞抗击着风雨的侵袭,浓缩着黄土地的别样风情,它既是古老文明的象征,又是黄土地献给关中人的特殊礼物。

渭北高原下沉式窑洞是一种普遍的民居建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些窑洞大都掩盖在地表下面,在百米之外往往不容易发现,只有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楚面貌。它们成排而列,南侧留门,门前有树,院子中间留有天井,种有果树,窑顶平整。

据介绍,这种窑洞分布在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在原上的大坳上修建,建造时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因为深在地下,这种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下沉式窑洞与大地联成一体,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这是黄土高原建筑工艺的伟大创举,被称为人类居住史的“活化石”。

在古时,对于渭北高原上每一位普通劳动者,一生中大都给自己打过窑或帮助村民邻里建过窑洞。除过勘察窑址需要一些风水方面的知识外,大多村民们都掌握这一劳动技能。他们利用黄土直立的稳定性,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由于下沉式地窑有着易于施工、养生保健,抗灾性能强等居住优点,所以千百年来它深受渭北群众所喜爱。

相传窑洞在建造时主人必须请风水先生或谙熟乡风民俗的老人勘探选定,用罗盘确定方向,白灰撒线定出位置,以数丈见方向下掘穴。人们以篮子、耙子、扁担为劳动工具,一层一层地向下挖掘,随着院庭的下伸,要留出台阶供劳动者上下往返。挖土时为了加快劳动速度和增加娱乐成分,技艺高的挑担人往往进行甩篮,即挑担人从地面用扁担挂钩将空篮子从空中甩向窑底的挑担人,窑底的挑担人用扁担挂钩在空中接住篮子。整个过程极具观赏性,院庭开到7米深即可。

泾阳县兴隆镇侯庄村川西组的村民宋先民、刘启云、杨军等人都是建造下沉式窑洞的行家里手,被村民们誉为“大把式”。为了继承下沉式窑洞建造这一技艺,也为了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宋先民、刘启云、杨军在保护老窑洞建造技艺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在,他们共同筹建一个集渭北民居、民俗、农耕文化于一体的“渭北高原下沉式窑洞博物馆”。

对于久居都市的现代人而言,地坑窑虽然不为人所熟知,但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了下来,凝固在黄土地上的古老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关中文明,它必将在人类建筑史上留下宝贵的一页。(B)(12)

新闻推荐

赃款追回来 失主送锦旗

本报讯(记者王李莹)4月2日上午,泾阳县人民法院大门外传来阵阵鞭炮声,泾阳县高庄镇寿平村谢亚宁夫妇专程到法院将一面印有“热情服务、严格执法”的锦旗交到刑事审判庭陈涛法官的手中,同时递上一封感谢...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