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读冯日乾《晚明奇士:王徵》胡忠伟

咸阳日报 2013-01-09 09:57 大字

《晚明奇士:王徵》一书,以传主的生平为线索,客观翔实地再现了他求学、入仕、做学问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生。

王徵(1571——1644),晚明时期一位奇特的人物,以“才奇、遇奇、识奇、品奇”而被后世学者誉为“关西劲士”、“末世奇才”、“悲剧英雄”。他出生在陕西泾阳县,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他少小聪慧,饱读诗书,志存高远,钦慕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为文立誓要做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杰。然而,造化弄人,志士薄命,仕途。所谓“十上公车,始博一第”,1622年,王徵才以三甲第二十二名考中进士,这一年,他52岁。明季末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宦官当朝,国势日渐颓败,志士报国无门的遭遇同样在王徵的身上上演,独特的时代风云际会在严酷考验着他。忠君爱国和为民请命的对立,个人志向和国运不昌的龃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纠结,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时时处处都在逼迫王徵作出人生的抉择。1622年6月,王徵被任命为广平府推官,一年半的时间,驭兵、治水、平乱,他的德操才智表现得出类拔萃,令上下嘉叹。1626年冬,他又被任命为南直隶扬州推官,仍然是一年半时间,但王徵不辱使命,三拒王舟,建阁崇贤,通利八场,智足谋国是,行足为人师。1631年2月,62岁的王徵被派往辽海军旅,出任山东按察司佥事、辽海监军道,然而等待他的是更大的更深刻的厄运,岛兵哗变,王徵险遭丧命,至此仕途为他关上了大门。这三次短暂而辉煌的入仕生涯,表现出了王徵身为秦人的“直”的风骨、“智”的风采。

仕途的不幸,使王徵深受其害,但也成就了另一个王徵。王徵谢官归里,立德立言,潜心学问,会通中西,惠仁一方。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忧国忧民的士子情怀,刚直不阿的天赋秉性,唯真理是从的学术观念,使他的人生呈现出了开放包容、畏天爱人的大格局、大境界。他说“学原不问粗细,总期有济于世;人亦不分中西,总期不违乎天。”在人生困顿和赋闲乡居的日子里,他不沉沦,不消极,而是振作精神,广泛交友,著书立说,惠泽乡里,写出了《西儒耳目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诸器图说》等著作和大量诗文,留下了至今令人称羡的学术成果。后世学人评价他:“关学别子”、“南徐(徐光启)北王(王徵)”。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评价《西儒耳目资》的价值是说:“该书是欧洲音韵学输入中国最早的一本书。”中科院院士、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认为《诸器图说》为“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

尽管王徵最终以自引绝命于明王朝而被后人褒贬不一,但他留给后世的丰沛的精神财富已渐渐涤荡掉历史的风烟而愈加明晰,我们仍然为他的奇才、奇识、奇遇、奇品而叹惋不已。王徵作为一代历史明贤,不独是泾阳的骄傲,其声名事功和突出贡献早已飞出三秦大地乃至国门。

冯日乾先生恒兀兀以穷年,孜孜矻矻,在故纸风雪里,披沙拣金,穷搜遍索,披文入里,去伪存真,以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占有大量史志文献为基础,精心结撰《晚明奇士:王徵》,简笔勾勒了王徵跌宕起伏、精彩夺目的一生,其史料之坚实,考据之精细,行文之严谨,填补了王徵长篇传记的研究空白,他心系乡贤、为之立传之功,戛戛乎独步,令后辈学人只能望其项背。

冯日乾先生由杂文到史传,一以贯之的是他的求是的严谨精神,无论是杂文创作,还是地域传统文化研究,都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独到不俗的学识和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做底子,很显然,冯先生做到了,并且他一生秉守而不废。他跨越历史的重重雾霭和风烟,切真入微,以春秋之笔做春秋文章,为乡邦先贤立传,对于促进地域文化研究、繁荣地方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仅此一点,其功伟哉! (C)④

新闻推荐

科研兴校谱华章 ——记课改领头雁泾阳县姚家巷中学 高华

泾阳县姚家巷中学在课改大潮中,科研兴校,跨越发展,在辛泾生校长的带领下,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课堂改革新华章!泾阳县姚家巷中学是一所县办初级中学,其前身为“陕甘味经书院”,近年来,在以校长辛泾生为核心...

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