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大槐树村 一场产业扶贫的乡村实验

三秦都市报 2020-06-03 01:22 大字

“引水上塬”让村里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本报记者李宗华摄一道塬,将咸阳淳化县石桥镇的三个村子,连在一起,由北向南分别是引安村、咀头村、大槐树村。

2018年5月9日,36岁的王剑峰从中国银行总行办公室派驻到大槐树村担任第一书记。彼时,这座224户828人的村子,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更没有有效的灌溉设施,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45.6%。

两年过去,王剑峰联手“四支队伍”通过一系列产业扶贫措施,完成了一场“造血”实验,也为乡村振兴、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注入了内生发展动力。

“造血”实验的第一步,从村委会改造项目开始,“必须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在王剑峰的感染和带动下,不少热心村民组成了志愿工作队。三个月后,一座450平方米的标准化党组织阵地,出现在了大槐树村。越来越多的村民想要一起参与到村中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要从思想上,给村民们树立脱贫的意志和决心”,有了这个想法,王剑峰与村“两委”积极申报“引水上塬”灌溉项目。

在淳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总投资180万元、总输送里程6000米的引水上塬工程,成功将大槐树村800亩旱地变成水浇田,彻底结束了村民“靠天吃饭”的日子。大槐树村农业发展随之“水到渠成”,全村累计发展蔬菜大棚80个、花椒510亩、樱桃340亩、葡萄435亩、油桃200亩,初步形成产业规模。

2019年5月15日,王剑峰发起成立大槐树村电商服务站,以生鲜供应链为出发点,全面整合地域扶贫产品。电商服务站采用“五位一体”运营模式:第一书记开拓市场、包村干部维护平台、村干部协调销售生产、农户负责提供产品,而服务站的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维护、售后服务,则全部由返乡创业大学生组成的职业经理人完成。

以大槐树村电商服务站为龙头,王剑峰牵头帮助咸阳“北四县”(淳化县、旬邑县、永寿县和长武县)销售苹果,不到半个月时间,销售苹果170万斤,营业额突破10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

2019年5月,咸阳“北四县”全部通过专项评估检查,实现脱贫摘帽,这一年,大槐树村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典型村”。

本报记者宋雨

新闻推荐

咸阳市科技局举办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讲座

本报讯(记者李桦)5月21日,市科技局针对扶贫结对淳化县秦庄村出现的羊布鲁氏菌病,积极应对,第一时间实地走访,邀请专家对150名...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