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陕西省淳化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李亚红

绵阳日报 2020-05-29 08:25 大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两大重任。因此,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要让学生受到自然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将德育教育真正的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一、钻研教材明确德育目标。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学工作都始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只有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才能明确德育目标。教材中有的课文歌颂英雄事迹,如《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了解历史,感受英雄人物形象;有的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桂林山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有些课文紧跟时代步伐,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类课文的特点,明确德育目标,将德育目标自然生动的渗透在文章的教学之中去。

二、在语言文字理解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在教学中我借助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进行德育渗透。如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中,我抓住描写谭老师“拉”“撑”“护”这三个动作的句子来提问:谭老师拉什么?怎样撑?他要护谁?重点解读“谭老师撑在桌子上弓着身子……”这个句子,提问学生:从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同学说,谭老师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砸下来的一切;有的同学说谭老师为了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有的同学说在谭老师心里爱和责任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谭老师的形象在学生闪闪的泪眼中高大起来。在讨论声中学生对谭老师肃然起敬。这个“撑”让学生深深感动,永生难忘。细细的研读语言文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着真善美的思想教育。

三、在重点句段朗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训练方式。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朗读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时我常常抓住重点的句段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如教学《穷人》一文中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内心活动这一段时,先让同学们齐声朗读了文章的第一段,回顾一下桑拿的家境,再对照体会此刻桑娜的内心活动,学生就明白了她忐忑、矛盾的原因,从“嗯,揍我一顿也好。”可以看出桑娜的坚定。再指导学生读出忐忑、读出矛盾、读出坚定的语气。在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在忐忑--矛盾--坚定的心理变化中,在高低起伏的朗读语调中,桑娜的可贵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单是课堂教学,还有实践活动。把课堂上学习的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受到的思想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和表现,通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完成《学会合作》一文基本教学之后,我设计了合作实践活动,有小组拔河赛、小组诗朗诵等。学生人人参与通过亲身体验,体会到了团队力量、团队精神,真正地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寓德于教的目的。

五、在习作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思维的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应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文涉及面广,要求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也是体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载体。如教学低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根据图意:一位少先队员扶老奶奶过马路。教学时我分三步引导学生:1、图中的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老奶奶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俩相互在说什么?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合理丰富想象。3、你觉得这个少先队员做得对吗?用一句话来赞美他。你要向他学习吗?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指导学生看图和引导学生说话,学生真切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六、在课外阅读中延续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成果综合评价,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课外阅读中我始终坚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同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新闻推荐

三国妙人庞统

读史札记□高晓亮公元199年仲春的一个上午,颍川名流雅士司马徽(字德操)正攀附在一棵枝叶繁茂的桑树上采摘桑叶,...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