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建:一名退伍老兵的扶贫情缘

咸阳日报 2020-05-13 07:27 大字

蒲大伟

他是一名优秀的退伍老兵,在部队曾多次受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他主动请缨参加扶贫工作,在轮换返回原单位后,又再次“出山”,重返扶贫战线;他帮扶的南胡同村2017年实现了脱贫退出,51户151人实现脱贫……

他就是陕西省桃曲坡水库灌溉管理局驻淳化县车坞镇南胡同村“第一书记”王建建。

走访调研 宣战扶贫

车坞镇南胡同村位于淳化县城西北约10公里,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211户7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58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无特色产业,严重制约了该村经济发展。

初到南胡同村,王建建不禁抓耳挠腮——应该怎样帮助这个没有特色、一穷二白的贫困村脱贫致富呢?为此,他组织贫困户多次前往韩城、杨凌、铜川等地实地学习大棚种植和花椒管理技术。南胡同村的田地里、村民家、田间小路上,到处都是他的身影。

在与村民拉家常、聊收成的过程中,王建建不仅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还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更使他深刻认识到南胡同村脱贫关键是要培育脱贫产业、增强内生动力。结合村情,他提出了“强组织、建产业、争资金”的脱贫思路,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南胡同村村情的脱贫路子。

争取项目 加快发展

为帮助南胡同村早日脱贫,王建建借力扶贫政策,积极奔走,争项目、跑资金,不断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帮扶成效成果。

他多次联系当地发改局,完成硬化道路6.5公里;与淳化住建局多次沟通协调,并争取本单位12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78盏;联系当地水利部门,铺设管道1500米,解决了2户群众吃水困难;联系电信部门为28户群众免费安装网络电视;他还争取水利专项资金82.83万元,凿深水井1眼、水塔一座并铺设管道,有效解决大棚灌溉和人畜饮水之间的矛盾;争取水利资金1.5万元,检修水塔、维修水泵和生活用水减压池,保证了群众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争取县政府项目资金5万余元,修通了王家村到南胡同村来往花椒园道路,并修建涝池和村道路两侧的排水沟1200米,夯实了产业基础设施。

发展产业 强村富民

为有效推进产业扶贫,王建建与村“两委”共同协商后,成立了“昌盛富民”种植养殖合作社,争取单位投资27.6万元,建成蔬菜大棚基地,为46户贫困户建立以西红柿种植为主的蔬菜大棚46栋,形成“短平快”的产业脱贫项目。

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南胡同村投资15万元,流转土地65亩,建成长期产业花椒园;投资1.53万元在花椒园套种油葵45亩、西瓜20亩,带动贫困户28户70人,当年农民每亩油葵受益1500元;为加强花椒园的管理,投资2.7万元建立防护围栏1000多米,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奠定基础。

2018年大棚蔬菜产出旺季,为解决村民的销售难题,王建建多方联系泾阳县、三原县、淳化县等地超市、蔬菜经销商及管理局食堂,帮助贫困户销售西红柿12万余斤,每棚纯收入均3600元以上,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近20%。为提升菜品质量,2019年王建建带领工作队统一为贫困户选购适宜当地土壤生长的西红柿苗25000株,并在产出旺季,积极联系蔬菜经销商解决销售难题,累计销售5万多斤,收入5.3万余元。(B)(10)

新闻推荐

钱劳动同志简历

钱劳动,男,汉族,1963年4月生,陕西咸阳人,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工学学士,中央党校研究生...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