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体现文物震撼气势 陕西古代文明展重揭“面纱”
气势不凡的馆藏作品青铜器陶俑杜虎符金龙金怪兽描金琉璃盘
近日,历经十个月的论证、筹备、装修、布展,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展览经过全面提升改造,以全新面貌惊艳亮相,其文物艺术品气势震撼人心,引起人们一片赞叹——
新增国宝馆为展览亮点
国之重器“淳化大鼎”率先开道
此次展览脉络基本遵循周秦汉唐的历史线索,分别为史前时期、赫赫宗周、东方帝国、大汉雄风、盛唐气象。
“真正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震撼和大长安的富裕昌盛啊。”一位观众站在陕历博新的《陕西古代文明》第三展厅“盛唐气象”前,被文物的恢弘气势折服,无限感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古代文明》展览自2008年开展至今,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1700万人次,在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历经10个月的重新布展,再换新颜,可视为是该馆献给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的一份大礼。
据介绍,陕历博此次新增了国宝馆,也准备了一份文物名单,基本囊括了陕西最顶级的文物珍品。按照计划,名单上的一百件(套)文物将以三个月为一期,陆续进入国宝馆进行重点展示。而为何选择学名“兽面纹五耳鼎”、昵称“淳化大鼎”的西周青铜器为第一件展品,陕历博研究员蔡昌林先生这样阐释:“因为鼎不仅仅是食用器,更是礼器。从商周开始特别是周代建立中华文明的礼制,再到其他文明的产生,鼎的意义从来都是很重大的。作为国宝重器,放在中央大厅,给了它应有的位置。也给人传达一种信息: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最诚实的最有力度的中华文明,也显示了我们对这件国宝的敬意。”据悉,这件国宝重器淳化大鼎,是西周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9年出土于陕西淳化县,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其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是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国宝馆位于基本陈列展的核心位置,以后人们参观历博,会不定期看到各种国宝重器。
新增近十年考古新成果
四大展厅全新方式呈现
同时,此次展览还增加了近十年来陕西考古新发现的精品文物。
据介绍,此次陕历博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借调展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十年来发掘出土的古代精品文物,以充实完善新的陈列体系。史前部分新增加了龙王辿遗址、杨官寨遗址和石峁遗址等地新出土文物;商周部分增加了宝鸡石鼓山墓地、周原、丰镐和梁带村等遗址新出土的文物;秦部分新增秦都雍城遗址、栎阳城遗址和雍山血池祭祀遗址等新出土文物;汉代部分新增渭河桥遗址、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靖边县杨桥畔等新出土文物;魏晋南北朝部分新增咸阳机场建设工程中考古发现的文物;隋唐部分新增了唐代帝陵章节,补充近年来陕西发掘的唐代帝陵新出土文物;宋元明清部分新增加了冯晖墓、西安南郊夏殿村金墓、长安区刘黑马墓、蓝田吕氏家族墓、高陵院张明代张氏家族墓和韩城宋代壁画墓等新出土的文物。“和之前比,很震撼。在展览方面,实现了我们博物馆陈列和世界最先进展览的接轨。2008年的时候,限于当时的布展条件,留下了很多遗憾。而这一次从专业角度上看,也是出类拔萃的。此次展览陈列大纲,依然沿用了之前的大纲脉络,但在处理整体和细节关系上非常到位。在色彩上,震撼人心,而文物组合也是精心设计,让人看了非常愉悦。”蔡昌林老师作为馆里的老专家,这样谈自己的观看感受:“过去馆里是库房里的文物多,展出的文物少,而这次充分发挥馆里文物多的优势,在表现主要文物的同时增强了其他文物的展出。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各种辅助陈列手段的运用上,提供给观众的信息量大,快看,可以看一个整体;细看,可以看到和学到很多知识。”而观看这样的展览后,很多观众有了更深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此次《陕西古代文明》的基本陈列展遵循了“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认为博物馆应当是连通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桥梁和纽带。为此,展览新增了大量雕塑、模型等艺术品,以及投影等多媒体设施,动漫、互动体验游戏等也出现在最新的陈列展中。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认为,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不仅是周秦汉唐——中国古代最辉煌时期文物的收藏展示宝库,也是探寻民族文化基因的殿堂。这场新的《陕西古代文明》展的开启,期待能够引发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海宁)近日,在市红十字会的积极争取协调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六个核桃·读书慧”公益金项目正式落户咸阳市长武、淳...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