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村里的“傻女婿”

咸阳日报 2018-05-17 10:56 大字

姚军鸿

家住淳化县石桥镇富德村的常玉岭,祖籍河南,现年60岁,24年前来到这里打工,经人介绍认识了富德村的王成琴,并与王成琴结婚。王成琴的丈夫因病去世,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公公一起生活。

常玉岭初到这个家时,贫穷拮据的程度令他震惊。王成琴及两个孩子一个老人就住在一座只有三间平房的小院里,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这一切并没有令常玉岭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改变这个家庭面貌、脱贫致富的决心。

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常玉岭成亲第二年,就在家里的日子一点点变好的时候,王成琴却患上了类风湿性心脏病,要靠拐杖协助才能行走。常玉岭想要治好王成琴的病,背着她跑遍了泾阳、咸阳和西安的各大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回家养着”,这个变故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王成琴常常暗自流泪,抱怨命运的不公,更担心丈夫能否承受。常玉岭却没有退缩,他不仅肩负起地里的一切农活,还自觉包揽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又要照看两个上学的孩子,还要承担起赡养王成琴前夫父亲的责任。那时候老人身体欠佳,吃喝拉撒都要人管,常玉岭没有半句牢骚,他尽心尽力,定期给老人刮胡子、剃头发,使得老人家没有半点邋遢相,时刻都是神清气爽的模样。

祸不单行。1996年的一天,王成琴的老公公想给家里拉一些柴禾,却摔倒在地,这一摔老人从此卧床不起。妻子的双拐,公公的瘫痪,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劳力又劳心的种种挫折终于击垮了常玉岭,他逃跑似的回了河南老家,暗示自己看不见就不牵挂。

十来天以后,“逃走”的常玉岭又出现在富德村。他终于还是因放心不下,“这一家人病的病,老的老,小的小,没有了我,以后日子可咋过呀!”

1999年,王成琴的病情恶化,坐上了轮椅。同一年,老公公病重,连吃饭都要靠人喂。常玉岭更加忙碌,他起得更早了,做好饭就喂老公公吃,伺候完老公公又赶紧帮王成琴洗漱、吃饭,然后要么收拾屋子、下地干活,要么捡废品、卖破烂。2001年,老公公寿终正寝。常玉岭为老人披麻戴孝。

常玉岭以他宽厚仁义的胸怀,许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幸福安定的晚年,成全了老人一生最后的体面。村里人无不感动。

灾难再次降临在了这个饱经风霜的家里。王成琴的小儿子在蓝田打工期间骑摩托车不慎出了车祸,造成严重的头颅出血、左半边脸粉碎性骨折。巨额的开颅手术费让常玉岭一筹莫展,村干部得知后立即组织全村慈善捐款,为常玉岭和王成琴筹钱,但村上筹来的钱对于高额手术费无异于杯水车薪。万般无奈,常玉岭回河南老家四处借钱、贷款。小儿子住院期间,常玉岭既要在医院时刻关注他的病情,又要赶回家里照顾不能自理的王成琴。小儿子在唐都医院ICU病房监护了十八天,常玉岭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了三十七次。好不容易抢救回生命,却从此落下癫痫的后遗症,小儿子犯一次癫痫,常玉岭就要送他去县上医治一次,最长的一次住了26天院。26天里常玉岭天天往返于富德村和县医院之间,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看护孩子。26天,孩子康复出院了,常玉岭却仿佛老了20岁!

如今,常玉岭依然在家里家外奔波忙碌着。有人说他傻,在富德村20多年没享过一天福,全都搭在王成琴这一家子不带丁点儿血缘的人身上了。但更多的人尊敬他、崇拜他,因为他到富德的20多年里,用爱托起了一个几经磨难的家!村里的人说,现在走在村里所见到的最美风景,就是午饭后看见常玉岭推着王成琴,领着小儿子在院前晒太阳……(B)(10)

新闻推荐

主动上门办户口群众心里暖融融

本报讯(记者冯旋)熊某早年流浪到淳化,为了生计一直奔波,户口问题暂被抛于脑后,当了十多年的“黑户”。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