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淳化:丰富“育人”载体 凸显“传统”特色

咸阳日报 2017-05-10 16:10 大字

本报讯(孙晓鹏 任嵘)近年来,淳化县教育局在“育人”工作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礼仪教室”、“干净食堂”、“温馨宿舍”和“卫生厕所”四个阵地创建活动,积极开拓各种途径,深挖传统教育资源,从学生“言语、行为、形象”三个方面进行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澡身浴德、乐学独行的大写之人,为实现“德育为先”育人目标做出了有益实践。

——在探索中创新,从细小处抓起。淳化县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开创性提出了“礼仪教室”、“干净食堂”、“温馨宿舍”和“卫生厕所”四个阵地创建活动,用传统文化养育心灵,正心诚意,身体力行,使学生们先学做人,再学才识,德才兼备。其工作思路是:通过“礼仪教室”、“干净食堂”、“温馨宿舍”和“卫生厕所”四个阵地的创建,把治理、实践、创建有机结合,实现全县学生教室、食堂、宿舍、厕所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低层次目标﹞;进而逐步打造成学校德育基地、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和学生良好习惯、行为养成教育基地﹝中层次目标﹞;在创建过程中,学生受到感染、熏陶、体验,把德育内容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总体目标﹝高层次目标﹞。为了把这项创建活动抓实抓好,淳化县教育局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活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内容要求、创建标准和责任时限等。

——在创建中实践,从“实”中做起。淳化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的实际,从小事着手,注重学生在校生活的点滴中渗透养成教育,通过洒扫涓洁之体验,深化道德认知,提升道德自觉,切实帮助学生养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行为习惯。创建工作凸显出三个特色:一是融入生活,化虚为实。各校将创建工作与学校管理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融合,细化“礼仪教室”、“放心食堂”、“温馨宿舍”和“卫生厕所”的标准,逐条对照,把抽象的概念演绎成具体、鲜活的实例,如:组织学生就餐后学洗餐具、开展叠被子比赛、多种途径教授低年级新生如何如厕……让学生明确是非,那些对,那些错,错在哪里,如何纠正,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二是注重体验,增强实效。各学校充分发挥学校食堂膳食管理委员会、卫生监督岗、宿舍生活指导老师等方方面面的作用,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尊师敬学、就餐劳动、美化宿舍、洁净厕所等,为学生开辟道德实践及劳动实践基地,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做法,培养学生崇尚礼仪、热爱生活、科学劳动、干净卫生的理念,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正确价值观。三是抓细沟通,凝聚合力。各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定期了解、交流学生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和教育对策;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打开校门办学校,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成长;聘请专业人员对教室、食堂、宿舍、厕所等进行检查评估;不定期开办文明礼仪、食品安全、卫生健康、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培训讲座,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使这项活动不断向纵深开展。

——在共育中升华,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四个阵地”创建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学生家长看到孩子细微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也自觉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形成了“大手扶小手,小手拉大手”,共建共育的良好局面。虽然创建工作仍在进行中,但全县各学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县教育局将依据创建标准加强活动过程督评,在全县确立一批标准高、措施实、效果好、学生参与度高的“礼仪教室、干净食堂、温馨宿舍、卫生厕所”,特别是对在学生养成教育、科学管理等方面推陈出新的学校,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广泛宣传,为全社会革除陋习做一点贡献,为全县在德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后勤管理、服务师生等方面创建良好的服务示范基地。 (E)②

新闻推荐

男子遇到交警查车 出示假证件求放行被识破

本报讯(记者于忠虎)一男子驾车上路遇交警查车,竟然拿出伪造的“陕西省人民政府纠风办”工作证请求放行,被淳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识破。4月12日,淳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按照...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