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丈夫在,我就有一个家——左雪琴照顾瘫痪丈夫16载不离不弃传佳话

咸阳日报 2017-05-10 16:10 大字

本报记者 马沅聪

走进淳化县十里塬镇梁家村左雪琴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台旧电视机是家中唯一的家电。16年来,她省吃俭用,一年四季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全靠乡亲救济资助的衣服御寒,馒头、稀饭、咸菜是她最常吃的饭。长年累月的辛苦与操劳,让原来体重120余斤的她,现在只有80斤,又瘦又小。为了照顾16年前意外瘫痪的丈夫,拉扯未成年的儿女,她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远离过家门一步,她用夫妻间最朴实的行动和语言,诠释着最美的亲情。

面对不幸她选择坚强

2001年4月的一天,丈夫任丙县在帮助亲戚拆除旧房中不慎从房顶摔下,经医院紧急抢救,腰椎神经受损,两条腿失去了知觉,完全瘫痪。左雪琴说,丈夫的瘫痪对他们一家来说,无疑就像是天塌了,那天她哭得死去活来。“那年丈夫才44岁,却只能瘫在床上一刻不离地需要人照顾,一双儿女还在读书。家里不仅收入中断,还因为看病欠债8万多元,生活似乎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看到左雪琴家这样的状况,村里有人劝她“趁你还年轻,早离婚改嫁吧!何必整天伺候一个不能动弹的‘废人\’。”可是,左雪琴望着一双儿女,望着躺在床上的丈夫,揪心般的疼痛。她擦干了眼泪,告诉自己:“这个家需要我,我不能离开。”于是,寒来暑往,左雪琴陪在丈夫身边,默默地伺候着他。

为了生计她不停劳作

由于丈夫的脊椎严重受伤,必须侧身来睡觉,而且每晚要翻身十余次。因此,每一个晚上,左雪琴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总要一次次抬着他的身体、帮着翻身。不论春夏秋冬,她每天天未亮就早早起床,先挑起扁担去担水,挑好了水,为丈夫端茶送水,喂汤喂饭,然后送孩子们上学。

左雪琴家有8亩耕地,干完家里的活,她还要拼命地在地里种农作物,以贴补家用,还要不停地到附近打工,再苦再累,她都没有抱怨过一句。

左雪琴不“心疼”自己,可是丈夫却看不过眼了。2011年秋的一天,天下大雨,左雪琴仍在地里坚持给人摘苹果,当她浑身淋透、满身泥污地回到家里,丈夫任丙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忿恨并埋怨着自己,感觉自己拖累了妻子,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被妻子左雪琴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她抱着丈夫哭成一团。

她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自从丈夫出事,左雪琴再也舍不得给自己添置任何东西,她说,每一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为了防止丈夫长期卧床压烂身体,每天不管多忙她都坚持给丈夫按摩,每周定时给丈夫擦身洗澡。天气晴好时,她就用轮椅推着丈夫晒太阳,农闲时,总能看到她推着丈夫散步的身影。丈夫卧床16年,她却累瘦了几圈,体重从120斤骤减至80余斤,还患上了疾病,可她从没顾及过自己的身体,左雪琴说:“只要丈夫在,我就有一个完整的家,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B)(11)

新闻推荐

人情有味多点“清新”——“文明新语”之七 魏向荣

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大家随个份子,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农村,更讲究这种礼节。可如今在很多地方,请客的名目越来越多,随的份子越来越大,酒席不愿去也得去,人不到礼也得到,人情往来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乡风民...

淳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淳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