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兰永贵:用行动诠释师德

咸阳日报 2017-05-03 15:04 大字

本报记者 景东旭

班里转入一名学生,打架斗殴恶名在外。经了解,该生父亲已去世,母亲一人含辛茹苦,上了初中后又染上了一些恶习,屡次违反学校的纪律被开除,已是第二次劝返回校。兰永贵没有放弃,一再找他谈心。一天晚上,在检查宿舍时,该生塞给兰永贵一封长达7页的信,诚恳把变“坏”原因告诉老师。再次返校本打算再混一两周就回家,没想到遇到了兰老师,使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从那以后他每天除了在课堂上努力学习外,晚上还在兰老师的家补习,追赶拉下的功课,后被师范院校的美术班录取,如今已成了一名中学骨干教师。

兰永贵,担任17年班主任,担任毕业班英语教学24年,现为方里中学党支部副书记,30多年来,他把青春奉献给了教学一线,以人格魅力感染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人品、才艺,带动学生,润物无声。学生喜欢他,同仁佩服他,领导信任他,多次受到各级奖励,树立了崇高的师德形象。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班主任生涯,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他常常帮学生看病、送饭,为痛苦煎熬的学生送去一份温暖和关爱。遇到贫困学生,他解囊相助,把辍学的学生请回课堂,圆了贫困生的梦想。在他的帮助下,30多名学生重返课堂。

兰永贵人生中第一笔工资就全部给一位学生交了住院费。那时他才参加工作,他刚领到50多元工资,下班的路上碰到去铜川市看病的学生和家长,他二话不说,陪着了去医院,经诊断,患有严重肾病,血压高达160,随时有生命危险。兰永贵主动担负起照顾学生的责任,用他全部的工资为学生交了住院费,做了各种检查,并用他仅有的50斤粮票为学生交了伙食费。在医院住了7天,他每天上完课后都去医院照顾学生,为学生买饭补课,直到病好出院。而他自己,整整吃了一个月的咸菜夹馍和白开水,当时他仅是个20岁的年轻人,比学生才大5岁。

淳化县大店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山里,父母大部分都是外地搬迁来的,比较贫困,很多同学都有辍学思想。兰永贵多次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返在山路上,一次又一次把那些辍学的学生劝回了学校。一学生家境贫困,母亲常年有病,弟弟残疾,总有退学念头。兰永贵接班以后,多次家访,送去衣物和食物,并在精神上不断鼓励他,后来该学生考上了淳化中学以后,兰永贵仍坚持利用周末去看望他和鼓励他,并暗暗为孩子攒着大学的学费。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北大学。开学前一天,兰永贵送去了他省吃俭用攒下的1500元,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凡在他教过书的地方,到处都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了学生、老师和家长发自内心的爱戴和好评。

兰永贵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贫寒的母亲咬牙坚持让他读完了高中。在当时的环境下,为了能让他上学,母亲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受到了多少歧视,兰永贵由衷地感激和热爱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肺心病,每年的4、5月份都得住院。恰逢那时也是学生升学最后拼搏的时间。为了那100多名学生的前途,他坚持每天给学生们上完课再去医院照顾母亲,晚上他又要给学生备课和批改作业。而他的母亲也没有因此抱怨过,2007年腊月的一天,刚下课就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站在校门口放声大哭,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可作为老师他从未敷衍过任何一名学生。

兰永贵老师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着。一批批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快速成长,他所辅导的学生有10多名在全国英语知识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他连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咸阳市论文大赛优秀奖,被评为市级师德标兵。省师德先进个人。(E)②

新闻推荐

淳化率先公布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清单

本报讯(蒲大伟王东)近日,淳化县公布首批48项“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关注和热议。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办事效率,淳化县就进驻政务服务中心19个部...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