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指尖上的党建——初探淳化县“微支部”

咸阳日报 2016-06-03 22:04 大字

张鑫的微信截图。

图为张鑫正在微信群中引导党员学习。

本报记者 马驰骋 文/图

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组织、作用难发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今年3月以来,淳化县创新性地借助互联网、微信等网络媒体平台,成立“微党委”“微支部”,以“指尖上的党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受到流动党员们的一致认可。

流动党员微支部和微信群

3月18日,经淳化县委研究,决定成立流动党员微党委,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基层办主任王保平任党委书记。3月25日,囊括各镇、办、中心流动党员的14个微支部正式成立。

淳化县14个微支部党员人数不足7人的,只设微支部书记1名;7人以上的成立支委会,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1名。微支部书记由镇办、中心党工委副书记或分管党务工作的领导兼任,组织委员由党务干部兼任,宣传委员由流动党员中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每个微支部设管理员1名,由组织委员兼任。所有流动党员在微支部必须实名参加各项组织活动。

承载这14个流动党员微支部的,便是微信群。微党委书记、微党委委员加入了每个群。

淳化县现有流动党员1199名,现已有973名流动党员加入14个流动党员微支部。“剩下没有加入微支部的党员,要么是举家在外暂时无法联系的,要么是年龄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党员。对于不会使用微信的老党员,下一步我们计划把他们的直系亲属拉进群里,请亲属帮忙传递消息。”淳化县委组织部干部、微党委委员姚敏娜介绍道。

流动党员之家

来到淳化县卜家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记者见到了党工委副书记、流动党员微支部书记张小刚,见到记者,他拿出早已统计在册的卜家流动党员花名册,介绍起来:“卜家共有在外流动党员24名,其中5名年龄大的老同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剩下19名同志都加入了微支部群”。在微支部成立初期,仅仅通过电话与在外的党员联系,也有人质疑他们的身份,“这会不会是新的骗局?”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张小刚亮明身份,与每位流动党员反复沟通,确保与每位党员互相加上微信、相互有一次正式的私聊对话。

按淳化县委组织部要求,不论是流动党员还是当地党员,均一视同仁。按要求,再过一个月就是微支部成立一季度,届时每位流动党员要向微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就业、生活、履行党员义务以及个人工作地点和联系方式变动等情况。

张鑫是卜家流动党员微支部的组织委员,每天在微信群中转发省委、市委、县委的政策文件、精品课件、党课资料、专题讲座等,是他的主要工作。他展示了过去几天的聊天记录。记者看到,几乎每天他都在群中转发关于“两学一做”的最新动态消息,每次转发完,张鑫便会收到群里一长排的信息——“收到”,这些是群中每位党员的回复消息。除了转发“两学一做”学习资料,也有人向张鑫问起家乡的近况和变化。而张鑫则一一回答,他还将新建成的“党员之家”拍成照片、村支部集体学习的场景拍成视频发到群里。他介绍,微支部群不仅是流动党员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组织引导的好渠道,同样也是交流互助、传递乡情的好方式。大家在这里可以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分享生活工作点滴,互换就业招商信息以及个人、家庭需求动态。流动党员人虽在外,心却“不孤单”。通过图片、文字、视频,流动党员们可以看到家乡的新气象、新变化,使大家及时掌握家乡的发展动态,鼓励大家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通过电话,记者联系到了该支部的两位流动党员张超和杜勃勃。31岁的张超在咸阳从事金融工作,卜家东奉村人,他说:“终于有‘家\’啦!组织没把我遗忘,一进群的感觉就像回到党员之家。群主每天向我们发送学习资料,学习是基础,最主要还是要做。有了这个平台,对我做一名合格党员还是很有帮助,有什么都可以交流。”而远在北京工作的杜勃勃则表示,比起传统面对面的党员之间交流,微支部这种形式对流动党员来说更符合实际,也使分散在外的党员更加团结,与党组织结合得更加紧密。他还建议,可以增加问卷调查等更多形式来丰富微支部上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B)(13)

新闻推荐

市红十字会按照一户一个具体脱贫的思路对淳化县官庄镇

市红十字会按照一户一个具体脱贫的思路,对淳化县官庄镇席家村22户贫困户,采取种植、养殖帮扶,定岗培训打工,带资入股等方法实施***,使各项扶贫措施、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实现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