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辛莹:扎根山乡育桃李

咸阳日报 2014-05-07 23:16 大字

本报记者 景东旭

“润物无声,师爱有痕。”在淳化县马家镇中心小学这所农村学校教学一线,活跃着一位青春勃发的青年教师。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洁利落、风风火火,她就是该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辛莹。

扎根偏远的农村学校,需要奉献与吃苦耐劳,而她却将许多青年人应有的想法抛在脑后,一心扑在了教学上。身为班主任,课间十分钟,吃饭时间,辛莹几乎都与学生一起度过,和孩子们说一说今天的饭菜质量,聊一聊昨天发生的新闻,问问近来上课为什么老走神,对学生提出建议……谈话的内容是零零碎碎,却句句入情、声声入理,学生们笑笑着说,与教师交流是一种解压、是一种必需了!

从教以来,始终坚守基层,不懈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基本功扎实,语文课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效果显著,本学期被评为镇级教学能手,主动承担学校师徒结对工作,也多次为教师上示范课。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所撰写《寓教于乐、轻松识字》获得国家级教学论文一等奖。多年来,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辛莹的笑容会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但凡熟识她的人一经回想脑海中肯定是她满满的笑容。那略带羞涩与拘谨的表情是她传达给别人的友善与真诚,这真诚而满怀善意的笑容也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起的一座心桥,让他们成了知心朋友。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实际,她用身心去关爱他们。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胆小,见人半天说不出话,学习成绩还特别差。父母很担心孩子发展,常找她,于是这个孩子就进入了辛莹的视线,从此她关注孩子上课的情况,观察她在各个老师面前的表现,留意她在同学交往之中的细节。一段日子后,她心里有了底,明白了这个孩子的问题出在了缺乏自信,学习漫无章法上。找到症结后辛莹在课堂上找契机表扬她,课后主动找她谈天,知道她父母在外务工,孩子很孤独,她就放学留下她在办公室写作业,强化平时的关心。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主动和辛莹亲近了,慢慢对学习有了新认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虽然已经毕业,还常常抽空去老师家里坐坐,聊聊她的工作和生活,俨然成了一对好朋友。

辛莹对学生永远保持微笑,和孩子们永远有共同的话题,在学生的心目中她是慈爱的师长,也是最为尊敬的导师,“扎根农村教育,做学生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成了她践行的人生誓言。(E)②

新闻推荐

淳化让乡村实现“洁绿美”

本报讯(宋利萍张伟涛)近日,全市4月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评结果出炉,淳化县位列全市前茅,这是该县为全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交上的一份优秀答卷。如今,无论走进淳化哪个村,人们看到的都是水泥村道...

淳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淳化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