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思璋:在艺术殿堂里追寻乐趣
本报记者 杨波海 通讯员 张建宁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寇思璋的身上,再也恰当不过了。多年来,爱好广泛的寇思璋凭借着对书法艺术的挚爱,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艺术的殿堂里,并且寻找着乐趣、收获着丰硕的艺术成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品学兼优的寇思璋走出了陕西省仪址农校的大门,被组织分配到淳化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按说,他已经从原黄甫乡寇北村跳出农门,端上了铁饭碗,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干部,可从不服输的寇思璋还是不满足现状,在干好农业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对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自费订阅了《书法导报》、《书法报》、《中国书法》等多种报刊杂志,利用闲余时间,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书法理论知识修养。遇到有书法理论的精彩篇章,他都要仔细摘抄下来,整理成章,装订成册。现在,他光装订下来的各种书法知识读书笔记达10多本。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功底后,寇思璋找来各种书法字帖,如饥似渴地临摹,笔耕不辍。初攻颜柳,后师承“二王”,现今钻研魏碑。2005年8月,淳化县爷台山书画院成立后,寇思璋如鱼得水,主动与县上的众多书画同道一起沟通交流,吸取精华,相互取长补短。
前几天,记者走进他的“无为斋”工作室,正好碰见他伏案书写陆游的《书愤》。到处是一些笔墨纸砚和堆积如山的各类学习书籍,以及本人书写悬挂在墙壁的书法作品。多年来,在书法创作上,他投入的精力确实不少,除过单位正常工作以外,每有闲余时间,便泡在工作室,上午通过网站研习书法理论理础,下午练字。到了周末,别人都放松心情外出散心闲转,而他却将自己关在房子里,笔耕砚田,挥毫泼墨。谈起他从事书法创作所付出的艰辛时,他淡淡一笑。“咱搞书法,纯粹是一种爱好,寻求一点乐趣而已……”
寇思璋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路子越走越宽。其书法作品以楷书见长,用笔沉稳雄建,方圆互用。线条细而不瘦,笔画粗而不臃,结构奇正相生,穿插向背有度,虚实变化自如,章法格调圆匀清新。2007年10月,他书写的李白诗《白发三千丈》参加“普阳杯·和谐中国”全国书画大赛获奖,并被组委会收藏;2012年7月,他个人书写的作品《沁园春·雪》入选2012年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文化厅举办的《喜迎十八大陕西省群众书法摄影作品展》;作品《柳永·望海潮》荣获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省农业厅联合举办的“农垦杯”书画大赛二等奖。中国楷书学会、中国魏碑艺术研究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分别吸收他为理事、会员。(B)⑾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引进种猪6200头,园林场猪场一期工程预计今年6月竣工运营,发展首批家庭养殖场100个,带动全县建成生猪养殖万头示范村4个、育肥和繁育场53个,全县生猪存栏30万头。突出淳化乡土特色,大力发展...
淳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淳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