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基:退休不退岗渭北育种忙
梁增基和农民交流旱作小麦种植要点(资料图片)
□记者 满淑涵
在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上,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要想多打粮,赶紧找老梁。"“南方水稻有袁隆平,北方旱地小麦有梁增基。"
老百姓所说的老梁,就是我国著名旱区小麦育种专家、咸阳市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干部梁增基。扎根黄土地的60年里,他从地道的南方小伙变成操着粤语版普通话的“老陕",旱塬高寒地区的老百姓也告别“高粱搅团咸菜碟"的时代,吃上了喷香的白面馍。梁增基不仅是推动者,还是见证人。
扎根渭北60年
“全国小麦育种专家"“中国好人"“三秦楷模"“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在官方,梁增基拥有许多荣誉称号,密密麻麻罗列在他的个人简介里。
耄耋之年,回首往昔,梁增基也是感慨万千。1957年,梁增基从广东高州考进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到长武县农技站工作。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简陋的实验设施,他硬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搞出了名堂,培育出国审“秦麦4号"“长武134"“长旱58",省审“长武131"“长武7125"“长武702"“长航一号"等小麦良种,其中具有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特性的“7125"“702"使长武小麦亩产从61.1公斤突破100公斤,还被全国锈病会议确认为全国抗锈品种之一,作为当时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平凉地区和黄陵、天水等地推广累计600万亩以上。
水土流失严重的渭北旱塬十年九灾,特别是锈病和冻害,一发生就减产40%以上,1964年的小麦锈病减产甚至达70%。“麦粒又黑又苦又黏,狗都不爱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没有材料自己找,没有劳力自己干,梁增基在无技术基础、无育种场地的条件下,使一个个优质小麦品种相继问世。
把小麦锈病挡在西北,阻断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这项贡献,被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小麦育种协作组组长李璋和原陕西农科院植保专家研究员路端谊、刘汉文评价为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这辈子最高兴最有意义的事就是看麦浪金黄,家家端得出喷香的白馍。"梁增基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梁增基先后编写的《长武县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和《长武县小麦平均亩产200公斤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墙贴表,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印发推广。为了结合轮作给高产开路,他又创造了“地膜高产油菜"结合芋麦烟麦轮作,首次解决了将甘兰型油菜北移的问题……
发挥余热育新人
身着白衬衣黑裤子,手提公文包,肩挎老水壶,蹬着一辆老式自行车。如今,这些跟随老梁半个多世纪的老物件已被悉数收藏在梁增基先进事迹展览馆里,斑驳的印记中似乎依稀可见他奔忙的身影。
由于腿骨增生,近两年梁增基骑不动车了,上下班他就搭出租车。“报销不了咱也不讲究。"可是搞育种,他却毫不含糊,即使在最炎热最繁忙的收麦时节,年过八旬的梁增基都和自己的团队守在试验站里。
慕芳是梁增基育种团队最早的成员,有时候参加工作交流会,她的学弟学妹都会问她:“你们在基层单位搞育种,究竟图个啥?"甚至还有人反问她:“你的老师花50多年找到你,难道你也要再花50多年去寻你的接班人?"而她常常莞尔一笑,不作回答。在她看来,小麦育种专家有很多,梁增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坚守基层,服务生产。“每当看到梁老师步履蹒跚地走在田埂上,我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了。"而作为团队新兵,王楠眼里的梁增基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梁老师要帮我买厨具,还教我烹饪,一下子打消了我的陌生感。"
梁增基还在“育种",不仅是播撒在试验田上的小麦新品种,他还想抓紧时间培养人才梯队,通过具体操作示范,把自己长期积累的育种经验和育种阵地传续下去。“让老百姓吃饱了还要吃好,好上加好!所以我们搞育种的人始终不能睡大觉,要永远保持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精神。"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锐郭怀玉)近年来,长武县严格落实村级干部管理“八项制度”,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级干部队伍。各镇(办)统一安排村干部坐班时间,工作日坐班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节假日...
长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