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探索中永不停步 ——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梁增基故事之一

陕西日报 2014-12-11 00:02 大字

    本报记者 齐宇强 张丹 通讯员 朱江波

梁增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研究员。53年里,他先后培育小麦品种国审3个、省审4个;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一项、成果奖两项,尽管硕果累累,但这位81岁的老人,仍孜孜以求、探索不息。去年6月11日,他最新育成的抗旱高产适应性更广的“长航一号”小麦品种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梁增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全在于他在探索中永不停步。

育种说着容易做起难。梁增基的助手张俊兴说,育种不仅考验人的眼力和智力,更考验毅力。育种材料最少要观察两年,选其优点与有其他优点的品种杂交,然后生长一年,优胜劣汰;将选出的再种一年,再留优弃劣。如此反复5至7年。按常规,育出一个品种,加上实验,要用十二三年!

梁增基痴情育种。“文革”开始,当人们卷入红色潮流中,被孤零零“遗弃”在农技站的梁增基,却乐得一门心思育种。可好景不长。一天,造反派要建指挥部让他腾房子,梁增基不答应。这伙人抽了他两个耳光,他仍不答应。造反派又抬来一具死尸放在他门口,可梁增基根本不怕,一个月过去,他的育种工作一天也没停。

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中,1971年,梁增基还是培育了“7125”和“702”两个品种,这两个新品种问世之后,让当年长武县小麦亩产首次跨过100公斤。

随后,梁增基用“702”姊妹系又育出“秦麦四号”,让长武小麦亩产当年跨过150公斤!

杨凌的多位专家说,梁增基的最大贡献,是把小麦条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条锈病传播的通道!

就在农民沉浸于新品种带来的丰收喜悦时,1983年,抽穗期呈现丰收景象的小麦,灌浆期却大片倒伏。

面对找上门的群众,同样心痛的梁增基说:大家放心,这个难题,我一定能攻克!

梁增基为何敢拍胸脯?因为新品种育出后,他已意识到有秆高不抗倒的弱点,并开始着手培育新品种。但旱塬小麦要矮秆抗旱高产,当时国内无人涉足,更有专家认为,抗旱与高产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梁增基不信这个邪,他开始查阅国内外资料。一天,当看见国外有人研究认为半矮秆小麦对抗旱力没有直接影响时,他看到希望,横下心要攻克这道难题。

为快出成果,他做了100多个杂交组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田间选株,室内选粒,对照亲本和目标考察后代的遗传性,对照多年气候考察其性状的稳定性。他选得严,淘汰也狠。特别是在酷暑和阴雨,为防止某些性状“昙花一现”,他整天钻在地里,仔细观察杂种后代对旱、涝反应的敏感性。

常年育种,梁增基练就了万株麦中选优的慧眼。半干旱的1978年、1979年,在千万个分离株系中,他突然发现一个矮秆株系,颜色金黄,成熟度好,立即紧抓不放,扩大群体。1980年特殊干旱,1983年特殊多雨,又在麦田中又发现抗病性、成熟度都很好的一个株系,他喜极而泣!

1984年,旱塬第一个半矮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选育成功,不仅抗锈病,抗倒伏,亩产还达到400公斤。曾长期搞旱地小麦育种的西北农大赵洪璋教授说:“旱地小麦亩产400公斤,了不起!”

梁增基没有满足,又用独创的幼嫩种子低温催芽并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的方法,培育出高抗条锈、白粉、叶锈、叶枯等病的半矮秆、抗倒高产的新品种“长武134”。

2001年,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呱呱坠地。从2008年到2013年,西北水保所在长武的高效示范田和农业部在长武、永寿的高产创建示范田种植这一品种后,连续5年亩产超500公斤,创陕西旱地之最。中科院唐登银研究员看后说:“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是个奇迹。”

育种的同时,梁增基发现黄锈病和小麦播种的早晚有极大关系,于是在国内旱塬首创了“用夏季降雨量和海拔确定小麦播期”的方法,再辅之“随耕湿种,种后镇压”,引导农民改变过去“借墒不等时”的老习惯,预防了小麦冬旺和黄锈病的发生,解决了不少专家长期研究未果的难题。

新闻推荐

公益乐居救助专项基金在陕西启动

本报讯(记者王婕妤)备受房地产业界关注的“公益乐居救助专项基金”近日成立陕西管理中心。其首批试点项目选择了陕西省咸阳市的中海花园项目和长武县的罗马假日花园、乾县的阳光国际广场等三个项目...

长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