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望天闻地 问物切象——弥永智的58年气象生活

咸阳日报 2014-08-11 23:10 大字

一位老人与天地的对话

58年的气象记录,是老弥痴迷气象的见证。

老弥在查看地温表

本报记者 孟利明

老弥有点“迷”,71岁的他做了58年的观天物象,仍然不肯撂下手中的活,每天三次的气象记录从不落下:早上8点、中午2点、晚上8点,准时测量气温、地温、观测气象、查看病虫害、登记资料。晚上还要加班计算平均温度,总结当地降水规律。每逢下雨天,就得观测雨量筒,记录降雨量。这样周而复始的动作,一干就是50多年。家里一摞一摞的气象记录成了他最大的宝藏,在老人心里,能将这58年的记录整理出来进而摸出规律,总结出当地气候的变化,真正服务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那是他最大的心愿。

“老弥,明天啥天气?”乡党们如今一见弥永智,就会脱口而出这句话,因为他就是“天气预报”,而且准性没得说。

弥永智在长武县的名气不小,退休前在县植保站做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当地的群众没少打交道,加之对长武昭仁镇沟泉这一地带气象一直做研究,所以,谁家明天要知道啥天气,自然就会前去问他。

“农家人弄个啥不容易,把天气摸准了,收成自然不用说。”老弥深信这一点,所以和乡亲们拉话,这是他必说的。每年年末,弥永智就会将自己对来年气候做的一个降水量、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复印500份,分发给县里的群众。许多人就提前到老弥家,央求要一份,然后贴在自家的墙上。“啥时可能有雨,啥时该种,啥时防什么害虫,都在老弥的预测中能看到。”说起与气象的渊源,老弥娓娓道来的言谈中,透露着几分自豪。

1957年前,13岁的弥永智就喜欢看天上、地下的变化,当时,逢阴雨就影响农业社小麦的碾打,弥永智觉得老百姓辛辛苦苦的一年劳作,竟然在瞬息之间化作泡影,那是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于是,他就去县气象站问如何能准确测雨,气象站的人告诉他,“用温度计风向标等来定时记录,观测资料,多年找规律。”弥永智记在了心里,看着他小小年纪,气象站的同志还给了他看云识天的书,弥永智观天测雨的小萌芽扎在了心里。从此以后,弥永智就用画圈圈来记录天气阴晴,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记录者10年以后开始了风霜雪雨的完全气象记录。

1975年,弥永智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并进入了长武植保站,工作的原因,使他对病虫害的研究更加全面。2000年退休后,弥永智回到昭仁镇沟泉村,开办了“家庭气象站”和“家庭病虫害测报站”。不久,省气象局批准老弥在他的老家建立了沟泉村气象哨,还为他配备了百叶箱等气象设备。随后,省、市、县植保站批准老弥在自家建立病虫害测报站。从此以后,老弥便忙碌起来。对病虫害测报,老弥一丝不苟,每5天到全村果园、小麦等农作物观测病虫一次,10天一上报,月底将全村及邻村的果园、小麦等农作物病虫害汇总情况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做气象不能总盯着天上地下的变化,还应该注意动物对外界环境作出的反应。”弥永智解释说,比如蚂蚁搬家或咬仗、燕子群飞等现象,都是天气变化的预兆,而且太阳、月亮、云朵、风的一点点变化,都会预示着新的气象现象的发生。“如今,老弥一般不出门,哪怕有个事,也得嘱咐儿子把当天的气象记录下来,搞这,一天也不能落下。”“蚂蚁搬家蛇过道,倾盆大雨即将到。”老弥爱收集农谚,他觉得那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然的最真实的总结,2100多条农谚也被他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五十八年的气象生活,弥永智日记达643万字,从1978年开始搞预测年降水日、月降水量,月气温、月日照时数,先是手写,以后用油印机印,到后来每年都打印,近30年印发16500份。“我准备记录到60年,现在抽空整理往年的天气物象的同时,还要观测当年的天气物象,经归纳多方整理分析,提高预报准确率65%—70%,再搞一个常务气象日历,以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弥永智说。(B)⑩

新闻推荐

长武县持续改善城乡环境

本报讯(文晨红)今年以来,长武县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以“联村帮户接地气、惠农务实树清风”活动为载体,从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经费保障、检查考评、整改督办、宣传发动等方面出实招打实...

长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武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