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公刘故里煎汤面卜晓军

咸阳日报 2016-11-17 00:00 大字

在彬县传承至今的诸多面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煎汤面。

彬县煎汤面历经千余载,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程式较为固定、技术含量较高的手工艺术,要做到“色、形、味”俱佳还真不容易。

就面来说,讲究“光、筋、细、长”,要经过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和面,先取适量食用碱用热水化成淡碱水,待放凉后,再酌情取上好的小麦面粉放入面盆,将淡碱水均匀倒入面粉中,一边倒碱水一边使劲用手揉搓,直至搓成特别硬的面团为止。放入食用碱的多少与面的软硬程度有关,一般由做面人经验而定,这也直接关系到面的“光”和“筋”。第二步醒面,面和好后,在面团外面均匀抹少许凉水,用面盆扣住,或用稍湿笼布盖住,隔一会儿揉一次,直至光滑细腻了,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第三步擀面,将醒好的面团揉成一个较厚的小圆饼,先用小一点的擀面杖由中间向边沿转圈慢慢推开,并逐次转圈卷起面团稍微擀一下,形成一个较薄的大圆饼,然后换成粗长一点的大擀面杖将面卷起,双手从中间慢慢向边沿转着擀,循环往复。在擀面的过程中,每次用擀面杖卷面时,要在面上均匀撒玉米面粉,以防面黏在一起,并每次要从不同的一边卷起,而且擀的时间要相对均衡,以确保擀出的面“圆、薄、匀”,如果擀出的面薄厚不匀且不是圆形的,那么就会影响面的“长”和“细”。第四步切面,将擀好的面均匀撒上玉米面粉,用擀面杖卷起,双手托起擀面杖,在案板上将面由宽到窄,逐层叠成塔式,然后用特制的夹背刀,一般不用现在的菜刀,切成细线状。第五步下面,讲究锅里的水要多,一般将面煮两遍,捞出放入凉水中过一下,面入口会更光滑、筋道。

就汤来说,讲究“汪、煎、稀、香”,主要选用豆腐、红萝卜、鸡蛋、菠菜、大葱、香菜、生姜、黄花、辣面等。先将鸡蛋打碎搅匀,在烧热的炒勺中摊成约一毫米厚的薄饼,切成小菱形,然后将豆腐、红萝卜也一同切成厚约一毫米、长约一厘米的菱形,将葱切碎后同辣面、盐依次放在切好的红萝卜上,同时倒入烧热的油锅内炝一下,加凉水,待水烧开后放入切好的豆腐、鸡蛋饼和菠菜、黄花以及生姜末、五香粉,再次烧成滚汤,使其“煎”。这时盛半碗面,撒点香菜末,先从锅底由下往上舀一勺汤倒入碗内,再舀一勺汤上面漂浮的油和辣子、鸡蛋饼,浇在面上,使漂浮在汤里的油和辣子盖满碗,称为“汪”,面少汤多,谓为“稀”。这样一碗冒着热气、香喷喷的煎汤面就呈现在眼前,白的豆腐,红的萝卜、绿的菠菜、黄的鸡蛋饼,看着就眼馋,挑起一筷头,光滑筋道、又细又长的面条就直接溜入口中,令人回味无穷。

在彬县农村,给儿子找媳妇,一看针线,二看茶饭,茶饭看的主要是能做煎汤面。坊间有:“巧媳妇,拿起擀杖一张纸,提起刀子一条线,下在锅里连环转,挑到筷子打秋千,放到碗里摆丝线。”之说。

在我的记忆中,彬县煎汤面一般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吃到,平时只有款待亲朋好友时才做。小时候,扳着指头,盼过年,为的是在大年初一早上能吃一碗煎汤面。记忆深处,上小学时,老师轮流在学生家吃派饭,那天轮到我家管饭,却难住了母亲,家里没有一丁点小麦白面,母亲连借几家,才借到一碗面,勉强为老师做了一顿煎汤面。如今,人们不再为生活发愁,随时就能吃到煎汤面,但面多为机器压的,汤中原料也太多,味道不太纯正,要吃到正宗的彬县煎汤面较难。母亲虽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但是每年过年时,她都要提前准备,站在案板边几个小时,擀好面,等待我们回去,正月初一准能吃到正宗的煎汤面。我多次劝说,让她不要专门做煎汤面,母亲说:“只要我还能擀动面,我仍要给你们做下去。”我鼻子一阵发酸。

小小一碗煎汤面浓缩了公刘故里深厚的面食文化,承载了古豳人民太多的深情厚谊。(B)(10)

新闻推荐

刘辉一行到彬县 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本报讯(马烨)11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辉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彬县,检查督促包抓镇办的安全生产工作。刘辉先后到义门镇中心小学、北极镇果筐厂、永乐镇延炼加油站、韩家镇黄谷园酒厂等企业单...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