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精髓 ——记彬县范公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咸阳日报 2016-09-07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景东旭

顶着夏日的艳阳,记者驱车走进彬县,在宽阔的街道南侧,远远见到一座大楼上面树立着“范公中学”四个大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走进校门,迎面就看见一座塑有范仲淹的站立雕像,在深红色大理石贴面的四方台基上,伟人那慈祥的面庞好似在述说着忧国忧民的内心世界,长袍飘逸,左臂下垂,右手执卷,双目凝视远方,塑像前放一本翻开的巨书,上刻:“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身后为一汪碧池,荷叶摇曳,后倚青原,宁静致远,两面数丛青竹,沿途有学校评选出的优秀师生的照片和简介,立学在身边,远学见古贤。再往后行,几块标语牌上刻“划粥断齑”“先忧后乐”等名句,时时激励着在校学子。

彬县范公中学原名为彬县第二高级中学,后为纪念历史名人范仲淹1045年在邠州重教兴学功绩,2007年10月15日县政府发文正式更名为“彬县范公中学”。学校位于彬县城西豳风街,占地面积63.29亩,依山傍水,视野开阔,掩映于桃李丛中,风景宜人。县政府投资4300万元兴建的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学生活动中心、餐厅、多功能厅、学生公寓一应俱全,校园分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动静结合,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能容纳3000多名学生就读。

“范公中学”的校名、高瞻远瞩的范公塑像、一代圣贤范仲淹的名句……构成了这所学校办学育才的思想,在纪念和继承范仲淹思想的同时,也传承和定位了这一历史文化名人的坐标,成为彬县这座充满活力的北部县城的一处强有力的文化符号。

据介绍,多年以来,该校紧紧围绕范公文化和思想核心打造校园文化,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受到了省教育厅等相关上级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一致好评,依托准确的文化定位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该校近年来办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连创佳绩,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肯定,成为这座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豳大地上盛开的教育新葩。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该校深入挖掘历史上范仲淹曾就任郴州知州,并洋洋洒洒写下543字的《邠州建学记》,校大门外墙将其全文镌刻,文章虽短,却字字珠玑,发人深省,令人沉思,对这位千年前的圣贤对教育对国家兴衰的认知感到震惊,细观此文,强调了人才对国家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斯明著之效矣。”认为人才“非昔醇而今漓。”“醇”与“漓”,是厚与薄的意思,即是说人才不是厚古薄今,而是一样多,就看你怎么去发现与培养。建立学校,就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极好手段,正如文中所说:“庠序者,俊乂所由出焉。”庠、序,是学校代称。因此,范仲淹上书朝廷,请求在全国所有郡、县內建立学校,这也是他推行“庆历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在他任邠州知州期间,邠州奉诏建学。

多年来,该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秩序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为根本,确立了“走改革之路,创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制定了“一年勤拓荒,两年苦耕耘,三年见成效”的办学目标和创建省、市级重点中学的长远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倾斜教师、服务学生、互动双赢、谋求发展”的管理措施,努力贯彻“挖掘潜能、开阔视野、尊重人格、发展个性”的教学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起现代管理模式,成为咸阳市北部县区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E)②

新闻推荐

彬县法院欢迎群众合理合法来“找茬”

本报讯(罗立法)案多人少,案子办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纰漏、瑕疵,执行异议、执行信访接踵而至。为解决这一问题,彬县法院党组提出“案子要结、问题要解决,困难不讲、只谈办法”的办案理念,欢迎广大群众合理...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