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到丈夫身上

咸阳日报 2013-12-24 01:49 大字

本报记者 马沅聪

2009年8月11日深夜二点多钟,对于一个普通妻子来说,这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她的丈夫于巨龙突发脑溢血不省人事了,在这突如其来的紧要关头,她并没有多想,只是赶快救人。她用尽全身力气背起超过她重量六七十斤的丈夫赶到医院,经医生确认为脑溢血、全身瘫痪、四肢发麻,只有一肢健全,这对于一个30多岁的年轻妻子来说,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是她无法面对的……

没有退路,必须独自顶起这块天

胡惠,原是彬县朱家湾电厂的一名职工,由于国家政策性关闭了地方小火电机组,企业改制,她被彬县政府接收,派遣到彬县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上班,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原本依靠在彬县交通管理站任中队长的丈夫撑起这个家,可现在丈夫不但管不了这个家,还需要她每天24小时护理,一边要照管儿子读书,料理家庭生活,又要日夜守护病重的丈夫,这对于从小很少吃苦、家里一切从不过问的胡惠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没有任何退路,我必须独自顶起这块天。”胡惠说,那时,穿衣、吃饭、料理家务、照顾丈夫,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她的人生就此发生了质的改变。“每天早上四点多钟我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起床先帮丈夫穿好衣服、洗漱后,第一件事就是抱着丈夫去卫生间。”胡惠说,因为丈夫身体结实,她很吃力地抱着他一步一步艰难地移到卫生间,坐便每次大约得二十多分钟,丈夫上厕所是她一天护理工作难度最大的事。因为他下肢无知觉,无自控能力,小腹胀痛时他也不明白是要大便或要小便了,只有靠胡惠细心观察他的表情,摸他的腹部才知道。“因为丈夫生病后,全身发软根本无力将大便排出,所以只能靠我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挤、轻轻地掏,一天二次,每次都是腰酸背痛。”胡惠告诉记者,丈夫每上一趟厕所,她都会精疲力尽。

哪怕丈夫能走5步,她都很知足

每天,胡惠还要给丈夫按摩,从双脚到双腿,从胸前到背后,左侧到右侧,这样的动作一次就得两个多小时。然后她再跑到菜市场买菜,回来抓紧时间准备好孩子的早饭,热在锅里,“自从丈夫生病后,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虽然年龄还小,但是开始自己洗衣服,帮我干家务。”说到这些,胡惠紧紧咬着嘴唇。

为了能让丈夫恢复运动能力,每天,她都会将丈夫从楼上背下,放在轮椅上,推着去广场或马路边进行野外锻炼,因为病人双腿无力活动,她就用绳子拴在一只脚上,一个肩膀撑着他的整个身体,另一只手用尽全力向前推一步,而另一个腿只好用绳子拼命地往前拉,就这样每次艰难的左右换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迈,只要10分钟能走5步,她的脸上就会看到满意的笑容。

“儿子是我们的未来,我必须坚持”

“每当看到那些同龄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夫妻成双成对行走在马路上的时刻,我心里就特别难受,也常常会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说到这些,这个年仅30多岁、相貌美丽、厚朴而善良的少妇,对今后也曾经几次有过想法,有过轻生的念头,也有过想过正常人生活的念头,当她看到懂事可爱的儿子,看到思想压力十分沉重的丈夫,她既难过又心疼,这时她打消了一切念头,思前想后,她决定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虽然每天很苦很累,付出比常人多几倍,得不到什么回报,但她坚信:“丈夫,命里注定这辈子就是我的家人,照顾他是我的责任,所以我不能抱怨,还有儿子是我们共同的未来和希望,我必须坚持下去。”

为了使丈夫早日病情好转,胡惠请来医师手把手教她学护理、按摩刮痧、针灸等技术,买来了书自学各种护理方法,现在她就像一个专职医生一样,熟练地为丈夫进行各项护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年轻的妻子把她全部的爱投入到了丈夫身上。(B)(14)

新闻推荐

治污降霾续写碧水蓝天——2013年咸阳经济发展报告之环保篇

本报记者王军政2013年12月28日,随着过唐污水处理厂开始试水运行,咸阳市如期实现“渭河治污三年任务两年完”目标任务。这一年,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的部署,持续推进的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治理在环境...

彬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彬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