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工程唱响“彬县好声音” ——彬县民生工程走笔

咸阳日报 2013-02-19 09:04 大字

通讯员 孙登峰

近年来,彬县坚持发展与富民并重、富民优先的原则,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基本建立和完善了覆盖全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这正是近年来总投资37.2亿元民生工程所蕴藏的深邃内涵,更是彬县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富民强县”的真情诠释。

学有所教:15年免费教育的郑重承诺

2011年12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咸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党代表、彬县县长陈万峰郑重承诺:彬县将在全市率先普及15年义务教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这是彬县县委、县政府最朴实的认识。2012年,彬县从春季学期起,实施15年免费教育,惠及彬县城乡3万多户家庭。事实上,作为全省十强县,彬县实施“免费教育”,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对民生承诺的兑现,而且还是抱着负责任的胸怀,以关注未来的眼光,为地方发展积蓄着人才动能。仅2012年教育投入就达2.24亿元,这不同寻常的特殊举动,自然有着不同凡响的示范效应。在付出巨大辛勤努力后,彬县终于迎来了新的蜕变、质的飞跃:荣获“陕西教育强县”荣誉称号。

病有所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先行样板

“现在,农村人每年缴60元,看病就能报销;每年缴100元,以后每个月就能领55元养老金;年轻人生孩子也不要钱了……”说起这些好政策,寺坡村党支部书记纪英儒脸上笑开了花。

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为特点,彬县的“医改样本”正在全国推广开来。2012年,该县筹资2929万元,配置各类新型医疗设备;建成了远程会诊系统;新建居民健康档案38714份;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各类疫苗75527针次;该县通过提高参合农民的报销比例等,共为241172名参合农民补偿医疗费9035.41万元。新农合的运行,实现了参合农民得实惠、定点医疗机构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赢”局面。

劳有所获:统筹城乡发展的完美蜕变

提起彬县龙高镇龙马村现在的发展情况,了解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龙马村人生活今非昔比,家家户户种植大棚蘑菇,全村搭上了发家致富的快车。

民生兴政已经成为彬县领导施政的最强音。“一事一议”项目248个,实施总投资10546.55万元,全县直接受益群众29万人;扶贫工作投入资金1170万元;对外劳动力转移就业12.17万人,创劳务收入16.5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71户10928万元,带动就业5150余人。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经济收入7600万元以上。

住有所居: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彬县按照“大气现代、精致人文、生态特色”的思路,高水平规划城市、高标准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开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12年,彬县共实施总投资20.79亿元的4大类26项城建重点工程,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1795套,竣工交付使用1786套;农民进城住宅小区12个37幢1486户;从2011年开始,彬县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城市化管理。实现了镇村保洁员、垃圾转运车、洒水车、收集台、填埋场等的全覆盖。城乡管理迈上了系统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轨道。

老有所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创新

普惠共享,不仅要保障群众生活,还要保障民生幸福。彬县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率先在全省启动社会化养老,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该县先后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4个、城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发放各类低保救助资金799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042个。同时,积极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截至目前,仅广场社区文艺演出122场次,演出节目1600多个,观看居民突破50万人次;县电视台《彬县好人》栏目成功开辟,荣登中国好人榜12名,县域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改善,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十八大报告,民生又是主角。如今,孕育出深厚民本思想的豳州大地,正在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千年夙愿,变成一幕幕真切可感的生活场景。当梦想照进现实,“民生”二字,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温暖并激励着每一位彬县人民共建共享“小康彬县”、“幸福彬县”。

2012,彬县唱响了一曲激昂幸福的民生好声音。(B)⑧

新闻推荐

彬县培训农村广场“领舞者”

本报讯(辛晓慧)为丰富全县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农村广场舞规模,彬县从3月4日开始,举办农村广场舞骨干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县13个镇有舞蹈基础,并且喜欢广场舞的广大农村妇女...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