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熟悉而陌生的群体系列报道之十 生命在这里延续…… ——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工作走笔
急救人员正在抢救车祸伤员。
本报记者 刘永春
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你会看到各种健全的医疗规章制度挂在墙上,其中最为显眼的是急救绿色通道就医流程。该院制定的急救制度规定,凡10种重危急患者,不需挂号,先抢救后办手续。在这里,医护人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患者。为搞好全院急救工作,院长张永利和院党委书记陈铁峰确实操碎了心,他们经常教育急救人员严守岗位,全力以赴为每一位患者服务,院领导经常在夜间抽查急救工作。今年元月15日,一位63岁的老人在市玉泉路突然晕倒,急救人员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用担架抬,可老人身体太胖,去的女护士身体瘦小抬不动,护士们就用肩扛,硬是把老人抬上救护车。到医院后,当时老人身上没有任何可证明身份的证件,也没装一分钱,急救人员迅速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在没有办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为老人做手术。按规定为病人做手术,必须有家属签字,但一时找不到老人家属。当时老人颅内出血量多达70毫升,若不及时做手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时间就是生命!没有家属,医护人员便请医务科长杨少伟代家属签字,最终成功地将老人抢救过来。后来老人的儿女赶到医院拉着急救人员的手感激地说:“要不是你们抢救及时,我父亲早就没命啦!”像这样积极主动为患者敞开绿色通道的事在该院不胜枚举。
急诊科,可谓一个紧张与忙碌互相交织的舞台,一个汗水与泪水不断流淌的体验所。医疗急救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急救工作又苦又累,医护人员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钟自己所面临的状况是什么,有特殊任务的时候,需要大家就地待命,有时候长达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抢救病人时,更需要全力以赴!多年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默默奉献,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很少休假,节假日也难与家人团聚。对此,他们毫无怨言,都自豪地说:“医者是快乐的!”。急救人员出车经常被堵在山路上,一次救护车从彬县接病人行至一山洞时,一堵就是6个小时,其间急救人员未进一口水一粒米,一直坚持到把病人安全接回医院。急救人员的工作既有快乐,也有常不被人理解和受委屈的时侯。平时急救人员经常会救治一些喝醉酒的人,这些人胡打胡闹,常把污物吐到医护人员衣服上,有些醉鬼还追打医护人员,威胁他们的安全。护士们晚上值班经常会有喝醉酒的人和不怀好意的人打来骚扰电话,辱骂护士,对这些无礼之人,医护人员还是一如既往地工作。(D)(6)
新闻推荐
本报讯(新科)近年来,彬县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科技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至目前,彬县已建成各类科技示范基...
彬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彬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