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赤脚医生 □张友直

西安晚报 2021-02-07 04:10 大字

曾经的赤脚医生陶浒 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中农村,行走于乡村、为村民服务的赤脚医生,也曾经是农村人尊崇的一线“编外”医护人员,只不过,如今许多年轻人对此已没有印象。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名词,顾名思义,指虽然没有固定编制,但有一定医疗知识、受当地乡卫生院指导,服务于乡村的基层医护人员。那时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乡镇医护人员普遍缺乏,一时也培养不出更多专业医生,于是经过短期培训,略懂医术的赤脚医生便应运而生。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农村的赤脚医生来源主要包括:一是医学世家,掌握一定医学知识;二是经医护专业短期培训的学员;三是公认有一定医护能力的自学成才者。经县级卫生院或卫生学校初级培训,结业后即成为赤脚医生,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固定薪金,他们中的许多人平时要赤着脚荷锄扶犁,有需要时又要作为医生奔走乡间,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赤脚医生”的称呼由此而来,这也是广大农民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据资料统计,到1977年年底,全国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

在笔者乡村生活记忆中,那时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赤脚医生,我家村子里有名老赤脚医生,大家都叫他立达爷,中西医都懂,既能按照传统方子抓中草药,也能开诸如四环素、土霉素等基本西药,一些头疼脑热、拉肚子等常见病都能药到病除。村里还有位治疗小孩胳膊脱臼的老婆婆,技艺也让人很惊讶。记得有一年,我和姐姐暑假照顾小侄子,娃娃在玩耍时不小心胳膊脱臼,疼得直哭。我们抱着他跑到这位老婆婆家,她简单观察后,一边逗着娃娃说话,转移注意力,一边用手轻轻抚摸胳膊关节处,忽然手里一旋又一推,脱臼的胳膊就接上了。据村人讲,这位婆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喜欢琢磨,慢慢就掌握了这套应急处理技巧,谁家娃娃胳膊脱臼了,一般都找老婆婆看,真应了俗话说的“高手在民间”。

在乡村当赤脚医生非常辛苦,但也会受到村民尊敬。那时农村实行生产队计工分制,赤脚医生没有固定薪金,只是每月拿大队一些补贴,或者生产队记工分代酬。这微薄的补贴和工分,无法应付家庭生活所需。因而,他们白天赤着脚参加生产队劳动,夜晚还要挑灯自学医学知识,农闲时按照乡卫生院的部署,到处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给村民出诊看病。

当时,赤脚医生的医疗设备也十分简陋,一个有着红十字标志的小药箱里,几瓶普通药片、一支针筒、一个听诊器、几块消毒纱布,基本就是全部家当。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学习,赤脚医生日常治疗的多是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的常见病,有的还为产妇接生,但对那个时代的农村来说,赤脚医生极大地方便了村民。

笔者的岳母,曾是老家周至县骆峪乡的一名赤脚医生,尽管家庭生活艰难,但还是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村民服务。不管白天还是深夜,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村民来叫,她撂下手中的锄头或吃到一半的饭碗,背起药箱第一时间赴诊。自己治得了的,就尽力去治,治不了的就建议送乡镇医院。岳母不但给村人看病打针,还帮忙给孕妇接生。据岳母讲,现在村里好几个青年,都是当年她接生的,没有收取任何报酬,义务帮忙。直到现在,岳母家里还保留着当年担任赤脚医生时的许多医学书籍和用品。

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行走于各村、为村民治病的赤脚医生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难题,在农村普及卫生知识、预防疾病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拍了一部纪录片《中国农村的赤脚医生》,真实记录了当时农村赤脚医生的情况,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也到我国农村考察赤脚医生状况,并给予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县乡医院体系逐渐完善,那些行走于乡村的赤脚医生被医科大学毕业生取而代之,渐渐成了农村生活的难忘记忆。

新闻推荐

村医余平利的“小针刀”

在秦岭北麓周至县马召镇辛口村村委会大院内,有一个个人卫生室,坐堂医生叫余平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执业医...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