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肖大”随想曲

咸阳日报 2020-07-28 07:09 大字

王德华

这是个周末的下午,30多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终于团圆了,从入校门起,转眼已经40个年头,相聚在咸阳,笑逐颜开,无所不谈,高兴之余感慨万千。

前奏曲:40年相聚有惊喜

当年的校园如今是个啥样子,大家在猜测与期盼中,不知是哪位同学提议,去当年的母校看看,于是一呼百应。

这一去可不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大家在微信群里发酵了十多天,天天温度不降,初心不改,怀旧之情跃然纸上,个个文思泉涌,有的还诗兴大发。

回忆令人年轻,我们这一代人,常思门前之过,常怀感恩之心。几十年走过很不容易,在穿衣发布票、吃饭靠粮票的年代,能考上大学(虽为大专,但大家都称呼大学)预示着,把一生的问题都解决了。工作能分配,在校还有十几元(一般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不过几十元)的生活补贴。记得刚拿到入学通知书,不但家里父母高兴,邻家三姑四叔也很荣幸似的,面带笑容加以祝贺:“这下娃把嘴放进国库里,把手伸到国家馍笼里了。”

21日上午,阳光充足,秋高气爽。校车,估计在座的从小谁也没坐过;如同乘上巡洋舰般威风凛凛开向母校,个个好像年轻了几十岁,一路上欣赏咸阳与西咸新区的发展景色,想象着当年生活三年的母校变化有多大,假如没人居住,茅草长得半人高,假如……

“快看,门房、医务室、水塔都还在。”大家一进门就十分激动。两排当年的宿舍楼已经装修一新,教室成了车间,当年的餐厅里陈列着许多电器产品。大家不约而同上楼去,分别来到当年自己居住的宿舍里东瞧瞧西看看,有的40年前的铁架子床还在,禁不住用手摸摸,屁股坐坐。还纷纷拿起手机,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镜头。

肖家村,这个中国地图上难以找到,对于咸阳人来说也是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原属于渭城区正阳乡,现在已经归属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了。几十亩地大的校园,沧桑40年,旧貌换新颜。这就是我们当年求学读书的地方——咸阳师专中文科(理科在周至县哑柏镇)。四个库房为教室,学生与部分老师住在两栋三层楼房,其余拖家带口的老师与校领导住在两排低矮的厦子房里,四副篮球杆,几个单双杠,几个羽毛球场,一个餐厅,构成这所学校的全部。把大学办在了村庄里,过去延安抗大时期、后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学点确实不少,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十分少见。

幻想曲:肖大的来历不简单

人们叫它“肖大”,反而把学校全名忘在在脑后,就像面对一个很熟的朋友,只记得小名一样,反而更亲切。

那个时候人们与外界的通讯联络主要是书信来往,信封右下方地址比较长,“肖家村”就成了尾款,大家的感受是,把这个地址寄给任何人他们会想到什么呢?首先寄信者就犯心虚,有谁会理解大学的地址竟然在村里?因而自己就调侃起来,对自己人就说是肖家村大学,干脆就简称“肖大”。

久而久之,“肖大”的桂冠牢牢戴在这所学校头上了。记得考上“肖大”不久,我开始回到家乡,人问“上的啥学校”,我不好意思,不想说咸阳师专,因为同属于一个村上的同学虽考的不多,但人家都是西安,甚至外地一些大城市,咱考的是家门口的学校,所以就简单一些吧,由于说话底气不足,声音略带模糊,回答比较简洁,谁知提问的人竟然这样反馈:“哦,四川,四川大学好”。师专听成了“四川”,有多少高兴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奏鸣曲:难忘你呀,我心中永远的“肖大”

其实我们的学校全称叫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后来改为咸阳师范专科学校,是比较早的大专学校。

地域偏僻,条件异常简陋,但没有挡住为人师表的教风与孜孜矻矻的学风,和善友好的师生关系。

那个时候,同学们思想单纯,生活简朴,学习用功,且大多数来自农村,省吃俭用,生活更为淳朴。每天上午最后一节课最后十多分钟肯定上不好,肚子咕咕叫,下课铃声一响,就有性急的一路小跑到饭厅排队,等着同伴将一摞摞碗筷抱来。

吃米饭一般饭量大的肯定要带个拖车,就像许多人吃羊肉泡一样,大碗带一个小碗。平时吃面条二两三两,如果遇到米饭就肯定翻番,因为一周最多只能吃上一两次。

学校餐厅只有打饭的窗口和长长的队伍,却没有就餐座位,大家就在饭堂外席地而围,最为惬意的是同宿舍或者平时走得近的将自己打来的饭菜摆在一起进行“会餐”,边谝边吃。

饭后去渭河边散步,是一天最为放松的时间。我们清一色的爷们,当然也羡慕偶尔看见男女异性同学在一起轧马路。

我的祖祖辈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的大学梦在这里得以实现,后来顺利走向学校教师、工厂干部和报社记者岗位,人生发生了转变。感谢你呀,我心中永不磨灭的“肖大”。(B)(10)

新闻推荐

周至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周土出告字〔2020〕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原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