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苟的创业梦
在周至县楼观镇送兵村,爱折腾的老苟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卖过种子、收过猕猴桃、搞过合作社、办过互联网……如今,老苟又在自家的5亩“试验田”里养起了蚯蚓,还专门成立公司发展循环农业。
老苟名叫苟元璋,今年46岁。虽是一位地道的关中农民,但他心里一直藏着创业的梦想。
谈起以往的经历,老苟说:“1995年,我开始卖猕猴桃种子,后来收猕猴桃卖。生意越做越大,2009年我成立了合作社,社员达到352人,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如果生意就这样经营下去,老苟的创业梦或许早都实现了。变化发生在2010年,老苟受邀去西安喜来登大酒店参加会议。“听到能去高级酒店开会,心里倍儿自豪。”老苟说,正是这次会议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这次会议上,老苟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后来他还自费到深圳、上海等地学习。2013年,老苟投资300万元成立中国水果网,想借助互联网做大周至猕猴桃产业。
“办了网站才知道有多烧钱。”老苟说。网站勉强维持了两年多,2015年他不得不关闭网站,为此还欠了一屁股债。“那时,晚上成宿睡不着,把自己关在家里,半年多没出过门,日子越过越恓惶。”老苟回忆。
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老苟慢慢走出“自我封闭”。2016年,听朋友说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农田中养蚯蚓可以改土培肥,他专门跑到榆林请教学习。
“试了好多品种,发现日本大平蚯蚓个体小、繁殖快,适合人工养殖。”老苟说,“我试着在地里养,第一亩地没掌握好量,铺的牛粪、果渣太多,蚯蚓活了,猕猴桃树却死光了。大伙儿见了都笑我。”
第一亩地“试验”失败,老苟不死心。他又在第二亩地里继续干,这次蚯蚓活了,猕猴桃树也活了。
7月2日,记者跟着老苟走进他的“试验田”。树上一颗颗猕猴桃挂满枝头,树下魔芋、草莓、韭菜等作物长势喜人。老苟蹲下刨开土壤,指着蠕动的蚯蚓说:“蚯蚓喜阴怕涝,你看咱这地里的土颜色发黑,就是蚯蚓吃了牛粪、果渣等消化后排泄出的蚯蚓粪。这可是天然有机肥。”
为了养好蚯蚓,老苟没少折腾。他说:“要养好蚯蚓,得在地面上铺草帘或拉防晒网。我琢磨着魔芋、草莓等作物喜阴,适合林下种植。”
养蚯蚓后,老苟便成立了陕西蔚然农业有限公司。他说:“我的‘试验田’已经达到生态平衡,地里不用化肥,也不用打农药,挂上太阳能杀虫板就行。”
去年,老苟种植的猕猴桃每亩比村民多收近500公斤。“不仅产量高,果子口感也更好。去年我一公斤卖60多元,仍然供不应求。除了猕猴桃,魔芋、草莓、韭菜都能卖钱。光魔芋一项,亩产就达2500公斤,收入过万元。以前5亩地收入5万元,现在5亩地收入达到了15万元,大伙儿都看得眼热。”老苟笑着说,搞农业不能光看产量,还要看质量,有机产品不怕没市场。
今年年初,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鲍锋以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老苟的地里考察。考察结束后,鲍锋在老苟的“试验田”设立了观测站。“蚯蚓对土壤环境有要求,养殖蚯蚓有利于植物生长。”采访当天,鲍锋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农田里养蚯蚓具体对种植猕猴桃带来多大的好处,目前还没有可量化的数据参考,设立观测站就是想获得直观的数据,尝试进行示范推广。
“下一步,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蚯蚓,让农民成为股东,带着大伙儿一起奔小康。”老苟说。苏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欢)用秦声秦韵,为基层特殊群体送上节日祝福。端午小长假期间,西安演艺集团·西安易俗社走进基层,在咸阳市特...
周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周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