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履行职责 当好自然资源守护者 周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真功
周至县政府主持召开第三次国土调查会议现场周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图中)黄河在田间地头调研周至县“三调”工作入村核查现场周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义平(左一)带领技术队指导工作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基础家底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数据基础判断。
隆冬时节,西安市周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以99.97%合格率顺利通过国家部委审核,这一提振士气的成绩单,让周至县“三调”工作全体人员感受到浓浓暖意。
优异成绩是如何取得的?请跟随我们一起探寻周至县“三调”工作一项项铿锵有力的坚实举措和一幕幕催人奋进的感人力量。
2017年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以来,周至县三调办各组人员,上下一心,艰苦卓绝,发挥“铁军”精神,扎扎实实完成三调规定性动作。在办公地点开启封闭式“五加二”“白加黑”“抢晴天战雨天”工作模式,攻克了“三调”路上一个又一个拦路虎、绊脚石,摸索出了“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勠力齐心、勇担使命”的周至“三调”经验,确保周至县三调成果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经得起历史考验。
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团体效能
巍巍秦岭青山在,莽莽林海绿水来。周至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以山重水复而得名,素有“金周至”之美誉,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层峦叠障、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境内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
自2017年11月以来,周至县资源规划局肩负着全县2945.2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面对丰富的地形地貌,多样的用地类型,如何实事求是的丈量每一寸土地的面积,精益求精的调查每一宗土地的用途,这为周至县“三调”工作着实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压力。
周至“三调”工作复杂度到底在哪里?从调查面积看,周至县面积占西安市总面积的30%,其中74%以上是山区林地,山林地貌错综复杂,境内秦岭北麓还有大小52条峪沟,形成平原15条河流,沟壑交错;从用地种类看,涵盖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12个一级类型和水浇地、果园、乔木林地等73个二级类型;从任务类型看,涉及到资料收集、宣传培训、影像图制作、土地现状调查、权属调查、专项用地调查、数据库建立、成果汇总分析、成果核查等13个大项任务。
面对“三调”工作要求严、技术高、时间紧、调查面积大、工作任务重等问题,周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黄河带领“三调”工作人员面向党旗宣誓,“贯彻中央精神,严守业务章程,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全力以赴,努力做好国土‘三调’工作。”
铮铮誓言将周至县“三调”团队凝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奋进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的攻坚斗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三调”难题。
周至县三调办作为牵头部门,主动及时向周至县政府、周至县三调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周至县常务副县长、三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凯多次召开专题会、研判会,统一思想认识,协调县政府各部门科学研判“三调”工作中遇到各项难题,从资金、人员、技术等多方面给予全力保障,确保周至县在全市“三调”工作开局之初就拔得头筹。
发挥制度优势实事求是调查
质量就是生命线。周至县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所在地,驰名中外的猕猴桃种植生产基地,西安市区最重要的供水基地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周至县三调数据成果质量将为今后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2018年,国家下发周至县遥感影像数据后,经研判确认图斑总数12.5万个。图斑数量大,也意味着调查、举证、复核等工作量都要成倍增加。为全力推进“三调”工作,周至县先后印发了《周至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方案》《周至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周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组成》《周至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方案》等多项文件,从队伍建设、组织协调、技术标准和制度规范4个方面进行规范,全面降低“三调”成果的差错率,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主动担当作为全程监督核查
周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义平表示,通过科学的时间规划,提高效率、查找问题,制定台账,保证质量成果,确保按时向国家提交“三调”数据成果,必须把监督和检查工作放到事前常态化考核之中,及时掌握疑点、难点、堵点,让“三调”工作没有疑异的健康推进,才能为国家交上详实可靠的答卷。
为掌握真实的“三调”数据,及时发现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周至县三调办人员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不陪同的“三不”原则,常态化到一线实地督导检查,先后走访了20个镇街、264个行政村。为加快“三调”工作进度,指导20个镇街成立“三调”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与作业单位进行实时沟通,按统一标准进入调查点进行核查,先后增加调查和举证人员3万余人次、出动车辆5000台次。为有效利用时间,县领导率先垂范,县三调办和技术单位放弃休假,常态化采取“5+2”“白加黑”工作节奏和“抓生产、抓质量”工作方式,与技术单位人员并肩作战,快速推进“三调”数据库建设和成果提交验收,让周至县“三调”工作步稳蹄疾高质量推进。
“三调”攻坚期间,技术骨干唐刚在面对一边是亲人病危急需回家照
顾,尽一份亲情;一边是“三调”攻坚战已经打响,如果离开,整个战役将被迫转入暂停的两难选择下,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快速高效推进核查任务。这样的事迹深深感动着周至县“三调”团队的每一位人员。
从事测绘工作十余年的吴师傅告诉记者,受周至县地理气候影响,经常遇到多日连续阴雨天气,在调查过程中,周至县陈河镇108国道公路过境处出现塌方,多日交通管制,进出时间被限定,一天跑不了几个,严重制约山区四镇三调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我们将这一问题反映给了局里,黄河局长连夜召开碰头会,要求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和防范应急预案,在确保人员、设备和成果安全的同时,由三调办副主任陈义平牵头,地政科科长贾西宝带队分三个攻坚小组与我们一起进驻山区四镇进行调查,经过5天夜以继日的持续奋战,顺利完成既定调查工作目标”。2019年3月26日,陈义平副主任带领三调办成员,在抽查完哑柏镇、楼观镇、富仁镇后,实地核查九峰镇地类图斑时,不慎将腰、腿摔伤,受伤后大腿明显肿胀起来,但他仍坚持把当天踏勘点核查完。
夯实数据成果服务经济发展
“三调”工作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基础国情国力调查,是关系到2020年后重大国情判断、重大国策制定的基础性工作。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周至县“三调”工作从客观实际出发,以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视角、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站位统筹推进相关工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底线思维,严格坚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客观反映国土资源和利用现状。
作为陕西农业大县,陕西的粮食、果品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周至县“三调”工作在进行土地现状调查、权属调查等专项用地调查工作同时,结合当地自身发展情况,深度调研,科学规划,克万难,对现有的猕猴桃种植规模、苗木种植范围以及砂石采挖区进行了三项精准调查,客观真实的调查数据资料,为周至县今后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提供详实基础数据。
2019年11月12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三调办主任王广华率调研组到周至县调研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情况,在听取了周至县“三调”工作汇报后,对内业影像判读工作进行了详细了解和交流,经过多处实地走访和调查了解,对周至县“三调”工作,坚持实事求工作态度、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把握时间节点等方面予以肯定。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实事求是,是周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溪水河畔到田间地头、从深山老林到108国道塌方外业现场、从沙石采矿到苗木基地,调查点在哪儿,领导干部就到哪儿;哪里有难度,办法就想到哪儿;哪里有堵点,责任就落实到哪儿,办法一定比困难多。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常态化开展监督和检查工作,让人人心中有戒尺,件件事情有响应。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融入式的调查和指导,领导班子雷厉风行的工作干劲,事不过夜工作作风,一次又一次攻坚克难,用责任和使命捍卫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成绩单,用实际行动印证“铁军誓言”,不找任何理由,心无旁骛开展“三调”工作,为党和人们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本报记者杨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嘉通讯员张凤)日前,西安市周至县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了一名涉命案逃逸26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1993年农历新年前...
周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周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